編譯:周姵妤、倪茂庭 中心助理研究員;校正:趙家緯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大氣中的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全球大氣觀測(Global Atmosphere Watch)
-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在2019、2020年時持續增加。
- 陸地生態系統的變化會影響到其碳匯(carbon sink)成效,舉例來說,四年一次的聖嬰現象所導致的陸地表面乾旱程度增加,會減少植被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最近十年間,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通常在2至3ppm之間,而2016的聖嬰現象,卻使年增率來到了史上最高的2ppm。
- 2020年因新冠疫情衝擊雖整體而言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但僅會略微減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幅。
- 進行實質的減量行動始能穩定全球暖化效應。
全球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
- 2019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碳排量創新高,共排放367億噸,相較於1990年水準,增加了62%。
- 這一事實凸顯了過去15年排放量的急劇增長,也顯示了全球經濟對化石能源的持續依賴。
- 2020年因COVID-19之故,在各國施行封城防疫政策之下,四月份全球日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17%。2020年全年排放量的變化,將取決於新冠肺炎的衝擊時程以及政府應對疫情的措施而定。目前預估,削減幅度約在4%~7%左右。
- 過去10年間人為甲烷排放仍持續上升。目前碳排與甲烷排放的趨勢,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下維持工業革命前水準的攝氏5度及2度目標。除非排放量很快達到峰值並下降,否則不太可能將溫度穩定在2°C以下。
- 2019年煤炭使用衍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使總體排放增長率減緩,特別是在美國與歐洲,然而,抵消這些減量貢獻的是燃燒甲烷(2.0%)和石油(0.8%)所產生的碳排仍持續穩定增長。
- 研究顯示,濕地中甲烷排放量的改變(濕地佔全球甲烷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和甲烷碳匯(methane sink)強度的變化,都不足以解釋大氣中甲烷濃度上升的現象。這些發現強調了畜牧業、油氣開採等人類活動是造成此現象的主因,佔甲烷全球總排放量的60%。
2016~2020年間全球氣候─世界氣象組織(WMO)
- 2016~2020年的五年間,相較於工業革命前水準(1850~1990年),全球平均升溫攝氏1度。
- 南極、格陵蘭與陸上冰山持續呈現長期消融的趨勢,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加劇。另外,海冰的面積以每十年少13%的速度減少,且2020年7月,北極海冰範圍值是歷年7月中最少的,而在南極洲,海冰範圍值自2016年以來已遠低於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
- 根據IPCC (2019)的數據,2006-2015年的平均上升速度為每年3-4毫米,約為1901-1990年間每年1-2 毫米的5倍。
- 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北極的夏季平均海冰範圍最小值和冬季最大值都低於1981-2010年以來的長期平均值。
- 極端天氣及氣候事件帶來主要的災害,從這類災害中,越來越能夠清楚的辨識出人為促成氣候變遷災害的痕跡。
- 舉例來說,最近的證據顯示,人為影響增加了熱帶氣旋(颱風)帶來更高降雨量的可能性。2016-2020年間,最大的經濟損失即與熱帶氣旋有關。哈維颶風(Hurricane Harvey)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颶風之一,造成超過1250億美元的損失,它在2017年襲擊了美國休斯頓地區,而人類的影響使與該颶風有關的降雨量增加了約15%。
- 另外,乾旱和熱浪大大增加了野火的危險,2019年和2020年夏季,北極地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野火,而澳洲東部在2019年末經歷了嚴峻而漫長的野火,9月初的大火一直持續到2020年初。自1900年以來,由於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這些野火的天氣條件,出現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30%。
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 海洋和冰雪圈(cryosphere)影響著食物和水的供應、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健康和福祉、文化價值、旅遊業、貿易和運輸。人為所致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人類維生系統,衝擊一路從高山頂傾瀉至深海底、加劇海平面上升,影響生態系統與人類安全。
- 從1967年到2018年,北極地區6月的積雪程度每十年下降4±5.4%,總損失約為250萬平方公里,這主要是由於地表氣溫升高所致。在1979年至2018年之間,北極海冰的範圍每年每月持續不斷減少。每十年9月份海冰減少量為12.8±2.3%。觀測到的海冰損失約有一半歸因於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
- 冰雪圈及其相關的水文變化影響了陸地和淡水物種,特別是高山和極地地區的生態系統。另外,野火的增加和永凍土的突然融化,以及北極和山區水文的變化,已經改變了生態系統擾動的頻率和強度。
- 海洋與冰凍圈的氣候衝擊,大幅的抵銷了落實調適行動與整合風險管理下所做的努力。
- 自1970年以來,全球海洋變暖不減,並吸收了氣候系統90%以上的餘熱。自1993年以來,海洋變暖的速度以及其吸收的熱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皆歸因於人為因素。
- 自大約1950年以來,由於海洋變暖,海冰變化,許多海洋物種的地理移動範圍和季節性活動發生了變化,這導致了物種組成、生態系統的豐富度從赤道到兩極都有了轉變。
- 恢復在沿海生態系統生長的植被,例如紅樹林,潮汐沼澤和海草床,這些沿海藍碳生態系統有儲碳和固碳的功效,並可透過吸收每年約5%的全球排放量來緩解氣候變遷,並帶來多種其他收益(例如風暴防護,改善水質並造福生物多樣性和漁業。
水資源與冰凍圈─世界氣象組織(WMO)
- 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列出了氣候變遷下與水相關的三個主要影響:與水有關的災害增加、缺水的地區增加、與水質差有關的死亡人數增加。
- 自1900年以來,全球用於農業,工業和市政的淡水抽取量增加了六倍。
- 水─人類主要維生的商品,缺水將同時影響人類飲用、糧食生產、能源供給等,造成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挑戰。
- 到2050年,遭受洪水威脅的人數將從目前的12億增加到16億。2010年初至中期,有19億人(佔全球人口的27%)生活在潛在的嚴重缺水地區,到2050年,受影響的人數將成長42%~95%。
- 水─同時也是個威脅,旱災與洪荒佔全球自然災害衝擊的9成。
- 水─更是氣候調適的關鍵,氣候變遷衝擊最明顯之處,即在於影響全球水文條件。
- 美國情報單位於2012年發表的「全球水資源供應安全評估報告」(Intelligence Community Assessment on Global Water Security)指出,2030年時全球年需水量將較當前的永續供應水資源供應水準高出40%。如果沒有重大的政策干預措施,水的不安全狀況將導致劇烈的社會和政治動盪。
2020~2024年間全球氣候─世界氣象組織(WMO)
- 未來五年內,即至2024年時,全球平均升溫增幅超過工業革命前水準(1850~1990年)攝氏5度的機率估計有20%並持續提高。
- 區域性的極端氣候事件也將存在即高風險,包含不尋常的降水、乾旱等。
- 未來五年裡,極地的增溫的速度將高於全球2倍。另外,南美洲、南部非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地區可能比近期還要乾燥許多。
排放差距─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 本世紀末若要使增溫幅度控制於攝氏2度內,估計於2030年前需填補120億~150億噸的排放差距。若要控制於攝氏5度內,則約有290億~320億噸的排放差距,約是全球前6大排放國的加總。
- 要填補這個落差仍是有希望的,但迫切需要各國、各部門的立即且具體的氣候行動。
- 疫情過後,除聚焦於可在短期內振興經濟的措施以外,需同時考量各國低碳發展路徑,否則儘管COVID-19在短期內大幅減少全球排放量,仍不會對緩解長期氣候變遷產生重大影響。
- 放眼2030年後,需要新的技術解方以及消費行為模式必須逐漸改變,徹底轉型行動已不能推拖。
- 排放差距報告對2030年的部門減排方案進行了詳細評估,表明經濟和技術減排潛力足以將其降至遠低於2°C和5°C的水準。短期潛力的很大一部分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並複製現有行之有效的政策來實現,這些政策同時可為其他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 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能源部門能以比以往更低的成本達到去碳化。一個關鍵的例子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其下降速度甚至超過了預期。
- 目前的國際氣候政策決策週期與減量行動需求有顯著時間落差。2020~2024年間,首次的國家自訂貢獻(NDC)的更新與檢核的成效,將決定全球是否能填補2030年的排放差距。各國被要求在COP 26之前提交更新版的NDC,將是個試金石,檢視全球是否能達到2030年時的減量需求。若等到2025年時,才提出較為積極的NDC,也已為時已晚。
新冠疫情時刻下的地球系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政府海洋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UNESCO-IOC and WMO)
-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陸海空系統,影響對於氣候服務的預測
- 新冠疫情衝擊顯示著全球觀測天氣、水文、氣候與環境的不足,需要更多的投資解決。同時也看見系統性提升韌性的重要。
- 這些結果告訴我們,國家、網絡和全球性組織(UNESCO-IOC和WMO等)之間採取國際合作行動的重要性,以幫助維持關鍵的觀測和數據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