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黃農喬 中心兼任助理、陳瀅竹;
審校/林怡均 中心兼任助理、倪茂庭 中心助理研究員;
美編/初云亭 中心兼任助理、陳昱君 中心兼任助理
曾經看似遙遠的氣候變遷災害,如今已近在眼前。歐盟執委會下的政治策略中心(European Political Strategy Centre, EPSC)於2018年12月發布的報告-《重塑氣候與能源的十大趨勢(10 Trends Reshaping Climate and Energy)》,指出重塑世界及歐洲能源市場、法規政策與科技進展的10大趨勢,此將決定我們是否能成功邁向碳中和的經濟體。
- 趨勢一:威脅逼近
- 趨勢二:改變中的能源配比
- 趨勢三:商業模式轉變,驅動金融市場仿效
- 趨勢四:潔淨經濟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均
- 趨勢五:負責任的消費帶動能源需求轉型
- 趨勢六:數位化驅動能源革命趨勢
- 趨勢七:與民主化共鳴的電氣化、分散化能源節奏
- 趨勢八:影響力東移
- 趨勢九:新的供應風險
- 趨勢十:淨零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只是夢想
趨勢一
趨勢一:威脅逼近
氣候變遷危機已是現實-在歐洲也是如此
- 目前全球的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還高了攝氏1度,且持續以每十年提高攝氏2度的速度上升(圖1)。
- 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災害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除造成2017年全球財損達到2900億歐元,也使得大量人口流離失所,災民人數屢創高峰。未來,氣候變遷對開發中國家的大量人口造成的衝擊將更劇烈,恐造成史無前例的移民潮。
- 傳統的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不僅對環境造成破壞,也引發了新的健康風險:除了導致每年40萬歐洲人過早死亡的空氣污染,氣候變遷也將重繪全球病媒蚊疾病傳播的分布地圖。
- 若不解決全球暖化,2100年前海洋將嚴重酸化,全世界的珊瑚礁都將滅絕,更會對依賴水下植物維生的整體生態系統造成致命影響。
化失望為行動:地方行動與司法訴訟
- 對過去由上而下的執行方式以及國家層級缺乏行動的失望,是驅動草根與地方團體實踐氣候行動的動機。同時,也出現一波策略性的訴訟浪潮,連結氣候變遷與人權,促使政府與溫室氣體排放源(企業)為氣候變遷負起責任、強化行動。
圖1 相較20世紀,歐洲城市平均氣溫已上升1°C
資料來源:歐洲資料新聞網絡(European Data Journalism Network)
不願面對的真相:儘管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但距離將全球均溫升幅控制在2℃內,還差得遠
- 雖然國際社會都承諾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大部分國家進展不大。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無法凝聚當時的新興經濟體,美國也從未批准京都議定書。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的197個國家中,也只有16個國家訂定能夠達成其承諾的國家氣候行動計畫。
-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18年的最新報告提出警告:我們只剩下12年的時間重塑能源系統與經濟,否則2060年後全球升溫將突破2℃且將持續增溫,下一代將承受氣候變遷的苦難。而越晚開展氣候行動,付出的成本也會越高;相反地,若採取避免氣候變遷災害的行動,相較不採取任何行動的情況下,2050年GDP則可提高G20國水準的4.7%。
趨勢二
趨勢二:改變中的能源配比
化石燃料雖仍為大宗,但再生能源急起直追
- 歐盟的再生能源發展持續處於領先,目前再生能源佔其最終能源消費的17%以上,並穩定的朝向2020年達20%的目標。拜此之賜,化石燃料在歐盟的能源消費佔比逐步降低。未來,預估歐洲的再生能源成長會加速,在2030年前到達32%。
- 全球再生能源於總能源需求的佔比僅有10.4%,化石燃料佔比為81%。儘管如此,全球再生能源佔比預估將在2023年前成長至12.4%,成長動力來自電力部門,且主要來自於中國,其未來20年新增的再生能源電力估計會多於歐盟與美國的總和。
抑制再生能源成長的因素
- 最大的阻礙因素是將再生能源整合進現存的能源系統中。雖然電池儲能還在初步發展階段,但卻是未來再生能源產業的關鍵。
- 另一項關鍵因素是再生能源的發展分散,很多再生能源業者都是小規模的地方型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帶動成長。尚需採行更劇烈的變革讓再生能源產業足以與化石燃料業者競爭、甚至取而代之。
- 再生能源也可能壓縮農業的土地利用面積、提高食物價格;而城市的基礎建設與都市規劃系統也必須因應能源轉型做出改變。
越來越具成本優勢的再生能源
- 太陽能和風電的競爭力顯著提升,從2010年至今,光電的成本已經下降70%;風電達到無政府補貼、市電平價(Grid parity)已經是指日可待,甚至在某些國家已經成為現實,例如德國,其再生能源已經比化石燃料還便宜了(圖2)。
圖2 德國的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便宜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各部門貢獻程度不一
- 電力部門有著最高的再生能源佔比:24%,而最低的是運輸部門:3.4%,且停滯不前(圖3)。儘管電動車輛的銷售量預估會攀升,但電動車輛對環境的貢獻必須視其電力來源的能源種類而定。
圖3 2011-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佔比(部門別)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不願面對的真相:全世界仍然在大量補貼化石燃料消費
雖然對化石燃料的補貼持續減少,但全世界每年還是補貼了上千億(圖4)。2014年到2016年,歐洲在化石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上,估計每年約補貼1120億歐元。
圖4 全球化石燃料消費的補貼金額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趨勢三
趨勢三:商業模式轉變,驅動金融市場仿效
雖然資本市場對氣候經濟的跟進速度較慢,但潔淨科技(Clean technologies)正為產業和投資者開啟新的機會
- 不久前,「永續」一詞只不過是公司年報裡,企業社會責任章節中不甚重要的附加用語。其相關投資由公部門為主,私部門則視其為負擔而非機會。但時至今日,企業正在探索、甚至採用氣候變遷導向(climate-oriented)的商業模式,且認為永續發展對獲利有正面影響。公部門融資依然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對較高風險的投資案。
- 氣候友善的商業與技術之全球市場價值已成長至近1兆歐元,主要由新興市場驅動──21個新興市場將在2030年前創造23兆歐元的氣候智慧投資商機(climate-smart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註1]非洲是其中的焦點,6.5億人迄今無電可用,且當地條件適合發展再生能源。
- 低碳科技已經成為主要交易商品,歐洲尤其有大筆淨出口額,2012-2015年出口的潔淨能源技術已達710億歐元,遠超越其進口的110億。
不願面對的真相:全球金融部門尚未實現永續發展的典範轉移
- 隨著各種永續商業模式的獲利提升,投資方和銀行開始逐步支持氣候友善的投資。創新的投資工具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其中,綠色債券(green bonds)市場成長得特別快,最早是在2007年由歐洲投資銀行發行,到2017年已成長到1,510億歐元規模,成為潔淨能源融資的主要來源之一。
- 然而,綠色債券迄今還占不到債券市場的1%。其他型態的綠色融資例如綠色貸款(green loans)、綠色資產證券化(green securitisation)也都面臨一些問題,例如缺少共通定義與標準、投資決策本身和長期氣候風險之間缺乏整合等。大型機構如保險公司、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儘管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長期氣候風險和法規壓力,但變革速度更是緩慢(圖5)。
- 近期針對碳密集行業的撤資行動(divestment)備受矚目,被視為未來金融部門大規模變革的警訊。例如法國最大保險集團安盛(AXA)於 2015年撤資煤炭產業,自此之後,歐洲許多大型保險業者也相繼撤資。此外,許多國際大型投資機構也參與「氣候行動100+」組織(Climate Action 100+),呼籲改善氣候治理、降低排碳、提升氣候風險資訊的透明度。
圖5 綠色債券快速增長,但佔全球經濟的比例依然極低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註解:
(1)氣候智慧投資泛指在再生能源、能資源效率、永續農業、綠建築等領域的投資,相關介紹可參考IFC網站:Supporting Climate-smart Investments
趨勢四
趨勢四:潔淨經濟帶來的利益分配不均
環境經濟成長迅速,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因此受益
- 歐洲的潔淨經濟(Clean economy)於過去15年來,創造的產值和工作機會都顯著高於整體經濟。2017年全球在再生能源領域(包含大型水力發電)工作的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人,其中在歐盟約有140萬人,預期到2030年前會成長至150萬人。
- 然而,傳統的化石燃料產業卻面臨困境,2017年時全球雖有3,000萬份相關工作,但2050年時預計將減少860萬份。汽車製造業也因向電動車轉型,可能有1/4的勞工面臨失業風險,且汽車零組件替換及保養維修等工作也將受到影響(圖6)。
圖6 碳密集地區的勞工正面臨風險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相較過往,勞工再培訓與終生學習尤其重要
- 大多數情況下,潔淨經濟創造的新工作需要各類型的技術人才,且新工作將取代舊有工作。舉例而言,IT專家、電力電子、回收與電池製造等人才目前在汽車產業炙手可熱。
- 整個歐洲的技術組合正在落後,再生能源與清潔技術產業正面人才短缺,不論是風電產業的維修人才、太陽光電產業的製造或安裝技師等。當然,許多傳統技能仍具有相關性,特別是在建築改造和新興的大眾交通基礎建設等領域。
- 歐洲相對嚴格的法規造成了碳洩漏(carbon leakage)──企業將生產轉移到排碳管制較鬆的地區,以規避遵循氣候政策所增加的成本。這可能會減少歐洲的工作機會、造成社會動盪-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依據可證實碳洩漏。在此脈絡下,創造全球公平競爭的環境尤其緊要,這需要調整全球的貿易框架(包含WTO規範)以及建立全球碳價格,目前全球各地已有53個碳定價相關的措施(圖7)。
圖7 碳定價機制大約佔全球2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碳定價儀表板(https://carbonpricingdashboard.worldbank.org/)
不願面對的真相:低收入者抗爭轉型,加劇社會爭議
儘管潔淨經濟帶來新的機會,但也並非沒有成本。為支持潔淨經濟轉型,新的監管框架與稅賦政策造成的燃料價格提升、移動限制(例如:老車與高污染車輛禁入市區),將加劇人民的不滿。2018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gilets jaunes movement)即是一例,此顯示政策制定不僅需顧及永續轉型,對低收入族群更需以公正且易執行的方式實施。
趨勢五
趨勢五:負責任的消費帶動能源需求轉型
能源效率已成為“隱形的燃料”
- 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能源需求,但未來的能源消費成長速度預估會比過去來得慢,這歸功於能源密集度的改善速度越來越快,同時帶動碳密集度的改善。
- 能源效率改善的速度加快,反映出政策制定的焦點由供應面轉向需求面。
- 歐盟已經快要達成其目標:在2020年以前改善20%的能源效率-雖然近幾年的能源消費有回升的趨勢。
線性經濟漸轉為循環經濟
- 生產與消費已經轉向更循環、更永續的模式,同時帶動更高的能源效率與更低的碳足跡。在循環經濟中,產品都會以容易修理、回收、拆解作為設計目標,因此,每項產品生產所需要的能源、原料與勞力成本都會下降。
- 廢棄物與生質能源正逐漸取代原油於工業製程中的角色。舉例而言,在水泥產業,生質能的佔比從1990年代的0%成長至2015年的14.8%。
不願面對的真相:科技再怎麼進步,消費者都仍有責任做出永續決定
- 截至今日,能源消費量減少的主因為能源效率的提升,而非消費模式的改變。即使有一部份的人減少消費,全球人口還是不斷增加,社會的消費行為仍需要從根本處改變。舉例而言,2016年歐洲人避免食用紅肉與牛肉的佔比為13%。此與中國、印度的中產階級,對肉類及其他資源密集型的食物不斷攀升的需求呈現鮮明的對比(圖8)。
圖8 如果將全世界的牛集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中國與美國。
資料來源: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UNFAO)
趨勢六
趨勢六:數位化驅動能源革命
如同其他產業,關鍵能源基礎建設的數位化也伴隨著風險
- 早在1970年代,全球能源部門就已將數位化技術與電網整合,以增進營運和管理效率,今日,數位化的步調正在加速。2016年,全球投資在數位電力基礎建設(例如智慧電網)的金額達400億歐元,比燃氣發電的投資多出40%以上。能源技術新創公司也如雨後春筍,2017年吸引了50億歐元的資金。而新的數位化服務和APP也有助於降低能源消費、成本和碳足跡。
- 數位化正在催生新一代的消費者,賦予其權利──消費者能即時掌握能源消費,選擇是否要在能源價格低廉時才使用能源。而藉由進階分析(advanced analytics),智慧電錶、微電網等數位資源,不僅能實現更智慧化的能源管理,也能整合預測服務,解決故障失靈問題。
圖9 2021年前,歐洲的智慧住宅將會比2016年成長近10倍[註2]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 物聯網(IoT)的擴張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導入,將進一步擴大數位化的趨勢。例如油氣探勘和電力業已經在使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技術,用於電廠或其他設備資產的預測性維護與培訓模擬。[註3]
網路防護(Cyber resilience)是數位能源世界的關鍵詞
- 過去幾年,能源企業曾遭受幾次大規模的網路攻擊,無論是商業間諜、敲詐勒索、鑽資安漏洞或設備破壞。特別是國家支持的網路攻擊常作為試水溫的手段,觀察遭受攻擊的國家或組織會如何應對。例如2015年烏克蘭電網遭駭客攻擊,是世界首例電網遭駭導致的大規模停電。未來,類似的攻擊可能會更具破壞性,或更有政治目的(比如,攻擊核電廠、在關鍵選舉前造成停電等)。
- 大至電廠,小至個體電力設備都面臨風險。而歐盟成員國之間緊密的能源系統聯繫也代表此類攻擊造成的級聯效應(cascading effects)可能相當嚴重。和IT系統相當不同的是,能源部門的控制系統無法輕易關閉,因此一個區域的斷電,可能會延伸到其他區域,造成大規模停電。
- 除了網路安全問題,數位科技的運用也引發了數據隱私、資訊保護以及客戶資料恐不當利用的疑慮。
不願面對的真相:新科技也可能增加能源需求
- 2014年,全球各大數據中心消耗的電力,相當於全球電力需求的1%。隨著高耗能的數位應用增加(例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此比例未來可能進一步攀升。
- 2025年,低效率的聯網待機所消耗的電力,可能相當於目前法國與英國一年用電量的總和。
註解:
(2) 本文中的智慧住宅泛指可應用數位技術控制照明、冷暖氣、通風系統、保全與家用電器的住宅。
(3) 例如通用電氣公司(GE)旗下的子公司GE digital ,已導入digital twins技術,相關資訊可參考:Youtube
趨勢七
趨勢七:與民主化共鳴的電氣化、分散化能源節奏
電氣化、再生能源和數位化讓新世代的製造商興起,但同時也帶來挑戰
- 相較傳統火力或核電等電廠由大型機構掌控,再生能源的所有者更加多元化且分散,主因有二:一為全球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太陽能,讓消費者可以自行產電。二為各項再生能源的裝設容量規模較小,2015年歐洲核電廠的裝置容量平均為2,000MW、火力電廠平均700-1,000MW,但太陽能專案平均規模為3-8MW。此特性讓更多的投資者得以進入能源產業,創造更具競爭性的能源市場。
- 新的能源技術讓消費者不僅能自行產電,還能將餘電賣出,成為「產消者(生產+消費者)(prosumers, producer-consumer)」。搭配相關科技,產消者可參與能源市場。研究預測在2030年前,能源社群(公民電廠)將擁有歐洲風電裝置容量的17%、太陽能容量的21%。儘管目前公民電廠僅集中在歐洲的幾個國家-75%集中在德國、奧地利和丹麥,但預期到了2050年,半數的歐洲家庭將生產再生能源。
-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也可能被獨立的能源交易平台應用在安全且透明的交易環境中,協助(分散式的)能源系統轉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能源新創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在2017年,相關募資超過了2.65億歐元。
圖10 德國近三分之一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由市民擁有
資料來源:德國再生能源署(German Agency for Renewable Energy, 2018)
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力公司和政策制定者尚未準備好面對分散式的電力系統?
- 現有的電力輸配與監管法規都是因應傳統集中化的系統結構而生,然而家戶產電的模式正在顛覆此結構。電力公司開始發現,要將分散式的電力併至既有電網、平衡供給和需求並非易事。同時,離網(off-the-grid)資產的激增也讓監管變得更加困難。
- 分散式電力讓「供電安全」的問題發生變化,政府勢必要投資「安全網」(safety nets),例如容量機制(capacity mechanisms)來應對。但此趨勢也帶來了新的商機,歐洲創新企業正應用分散式電力的數位經驗,在美國擴張。
趨勢八
趨勢八:影響力東移
亞洲能源需求激增的同時,亦帶動創新
- 由於經濟成長,亞太地區的能源需求成長飛速。2017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國際能源總署指出在2030年代前期,中國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費者;同樣的,2015至2040年之間,全球天然氣消費的成長量將有1/4來自中國。
- 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而整個亞太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了全球排放量的50%。
- 能源需求的高速成長帶動了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的投資,這是因為各國希望能控制不斷攀升的能源支出,同時帶給市民希望的乾淨空氣。 2015-2021年再生能源市場的成長,預期將有一半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貢獻。
- 中國已經變成全世界能源部門最大的投資標的,在2017年就佔了全球能源投資的1/5,若結合具企圖心的國家級工業支持政策,將讓中國快速轉型為領導全球的潔淨科技製造中心。此外,中國目前也領導著電動運具的銷售,也預計會在未來的全球電池製造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在2020年以前佔據全球鋰電池市場的70%。
蔓延效應
- 中國也正透過其「一帶一路」大量投資海外的能源基礎建設與資源。在歐洲,來自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在2008年後快速成長,歐洲是中國的棕地投資項目中,成長最快的投資標的。[註4]
- 中國對歐洲能源部門的投資,反映其目的在確保國有能源事業的商業與政治策略。中國的投資人也因為投資友善的環境,以及金融危機後對於資產的低估而獲利,這和中國限制外資投資中國的能源公司呈現強烈對比。
圖11 誰控制了關鍵基礎建設?外資在歐洲28國的能源產業進駐情勢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註解:
(4) 棕地投資(Brown Field Investment)指外資透過併購或租用當地已有的設施來發展事業,又稱為過繼投資;綠地投資(Green Field Investment)指外資在當地從零開始發展,成立辦公室、廠房、運輸設施等,又稱為創建投資。
趨勢九
趨勢九:新的供應風險
能源價值鏈的全球化與潔淨技術革命,增加了對新興材料的依賴
- 歐洲能源部門的安全政策,是由石油與天然氣的管線外交和國安議題(pipeline diplomacy and hard security issues)發展而成,儘管中程而言仍會是隱憂,但此平衡正在改變。
- 天然氣市場全球化以及液化天然氣的佔比提高,代表天然氣的進口來源可以更多元;另一方面,再生能源的崛起也使得在地生產更具可行性,有助於降低對能源進口的依賴程度。然而,這樣的發展需要時間,且可能伴隨著新的依賴性-歐洲對外的貿易關係需要被管理。
- 大規模的生產與使用電池、風力機或其他潔淨技術方案,需要確保特定的原料(如稀土、鈷)能以低價穩定供應,這些都是歐洲必須從外地、甚至政治不穩定的地區進口。因此,貿易合作關係將會扮演著要角,且尤需落實循環經濟,使得原料與元件可以回收與重複利用。
風險近在眼前?未雨綢繆的重要性持續成長
- 面對新的風險、漸趨複雜的威脅以及不同部門、不同參與者的頻繁互動,歐盟需要更有遠見以及前瞻評估能力,以引導政策方向,為未來的各項方案做足準備。
- 然而,目前歐盟過度仰賴外部組織的前瞻規劃與經濟建模,相關數據與知識也多來自於私營的能源部門、國外政府機關或是非歐盟成員國的國際組織。
不願面對的真相:短期內歐洲會更依賴進口,尤其是來自俄羅斯的化石燃料
- 歐洲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從2000年的46.7%,提升至2016年的53.6%,由於歐洲減少開採天然氣、石油與逐步淘汰煤炭,這項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 俄羅斯仍然是歐洲石油、天然氣、煤炭與核燃料最主要的供應國,即使其能源部門曾受歐洲進口制裁影響。
- 美國從能源進口國轉變為淨出口國,可加強歐洲的能源供應安全-特別是在液化天然氣供應的部分。此外,不僅僅是原物料,很多再生能源計畫過程所需的元件,都必須仰賴中國的進口。
趨勢十
趨勢十:淨零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只是夢想
各種創新科技正逐漸實現,消除碳足跡
- 各種再生能源技術,例如太陽能、水力、風力等已經成熟,有助歐盟實現2050年前降低90%的溫室氣體排放。不過為了達到淨零排放的最終目標,依然亟需其他創新科技,如人工光合作用、碳捕捉和封存、精準農業、先進的生質燃料,以及能源密集產業的先進製造等。儲能科技和航空業的低碳排解決方案也仍待開發。
- 私部門在這個浪潮裡扮演要角,提供歐盟在潔淨能源研究和創新方面75%以上的投資,過去10年,每年投資金額從100億歐元增加到超過160億歐元。儘管歐盟在潔淨能源研究上投入的公共預算為全球第二多(第一名為美國),但仍遠比不上私部門的投資金額。且若以投資佔該國(該經濟體)GDP的比例來計算,歐洲在各大經濟體中敬陪末座。
圖12 歐洲私部門在能源研究的投資金額節節攀升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 此外,融資管道的缺乏(特別是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以及高額的資本成本和繁瑣法令,造成歐盟常無法將科研成果商業化,歐洲很可能會因此失去科技的先進者優勢。在低碳研發的領域裡,歐洲落後於亞洲競爭者──儘管在高價值專利的申請數量上,歐盟僅次於日本,但這也是因為大多數的中國創新僅聚焦在自己的國內市場。
- 公共資金將持續在「指導私營投資朝正確方向發展」扮演關鍵角色,並且弭平實驗室技轉至商業階段的斷層。
- 工業碳捕捉再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CCU)的幾項示範案正在進行,其以再生能源為能源來源、並利用二氧化碳為資源,生產具附加價值的產品,例如化學原料、燃料或建材,以達到淨零溫室氣體排放。
- 但碳捕捉再利用技術尚未具有商業可行性,此需要低成本的再生能源,且工業設備能以低成本捕集二氧化碳,方能解決此問題。
不願面對的真相:儘管研發投資成長,但在部分關鍵領域仍未上軌道
表1 推動能源轉型的創新科技進展(依部門別分類)
創新進度 | 電力部門 | 工業部門 | 運輸部門 | 住宅部門 |
---|---|---|---|---|
已成熟/上軌道 |
• 水力發電 • 太陽光電 • 陸域風電 • 離岸風電 • 智慧電網 • 儲能電池 • 能源效率 |
- |
• 電動車 |
- |
步調遲滯但可行 |
• 生物能 • 地熱 • 電力互聯容量 • 超高壓直流輸電 • 需量反應 •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 |
• 搭配各類製程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 滿足當前規模所需的生物質供應 |
• 傳統生物燃料 • 能源效率 • 滿足當前規模所需的生物質供應 |
• 零耗能建築 • 住宅節能改造 • 使用再生能源的清潔烹飪 • 太陽(熱)能熱水或供暖系統 • 熱泵 |
依照既有步調 則不可行 |
• 生物能源與碳捕捉與封存(BECCS) |
• 直接還原鐵製氫(Direct reduced ironmaking hydrogen) • 高爐煉鐵製程搭配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 生質化學品搭配回收機制 • 氫氨生產 • 材料效率 • CO2運輸與儲存設施 |
- |
• 再生能源用於直接供暖/製冷系統 |
目前不可行 |
• 各種負排放技術 • 用於高階儲能電池的新型材料 |
• 太陽熱能煉鋁(Solar thermal aluminum smelting) • 將CO2直接轉換為燃料與材料 |
• 太陽能小客車 • 電動飛機 |
• 先進的輕質建築材料 • 新興的家電技術,如:磁製冷機(magnetic refrigerators);突破性的絕緣材料;智慧冷暖氣空調系統;家電使用與控制系統等 |
資料來源: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sation,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8)
Photo by Bob Blob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