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奕任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1. 國際氣候議題的發展
全球性氣候變遷是當代重要的環境議題。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具有議題連的效果,氣候系統變暖不僅導致諸多環境退化的現象,亦牽動著糧食、健康、飲用水、遷徙與衝突等議題,復以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與破壞程度增加,在在都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命與財產。不僅如此,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不同國家、種族、性別與階級因著生態脆弱性與調適能力,經常承受程度相異的氣候風險(施奕任,2009)。
面對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更重要的則是後續因應與治理。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工作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在第五次評估報告除了重申暖化趨勢已是毋庸置疑(unequivocal)的事實,也強調了氣候變遷的成因來自於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濃度增加(IPCC, 2015: 44-48)。《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氣候公約》)為主的國際談判,希望推動各國的氣候治理,共同努力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
然而,氣候治理相較於多數環境議題更為複雜與動態。在國際層次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屬於全球性公共財,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在國際談判就歷史責任與發展權利激烈攻防,各國基於自利均避免承擔過於積極的減排義務,而損及自身產業發展與國際競爭力。在國內層次上,各國推動氣候治理所設定的減量目標與達成與否,涉及能源、產業、住商、運輸與農業等諸多部門的調整與因應。其中,能源結構調整在各國氣候治理舉足輕重,亦即降低使用化石燃料,避免燃燒過程貢獻大量溫室氣體。
2. 台灣因應氣候議題的脈絡
因應氣候變遷對於台灣亦是極具挑戰的環境議題。關於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台灣原本即屬於高災害風險區域,氣候變遷加劇了既有的環境退化現象,更觸發極端氣候事件(許晃雄,2011)。在國際層次上,外交困境導致台灣無法成為《氣候公約》的締約國,亦難以參與相關談判,然而積極的氣候決策有助於擴大台灣的國際聲望。
因此,台灣積極宣示減量規劃以回應國際倡議,現今設置了短期與中期的減排目標,短程規劃是排放量在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中程則規劃至2025年將排放量回到2000年排放水準。同時,台灣參照2009通過的《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比照非附件一國家提出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對國際宣示至2020年排放量將比二氧化碳排放基線(business as usual)減少至少30%。
儘管如此,台灣在氣候治理的表現並不理想。首先,台灣在全球能源使用與排碳量的比重,遠高於人口比重。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統計資料,台灣在2012年人口數占全球的0.33%,初級能源供給卻占全球比重0.78%,而排碳放比重則為占全球比重的0.81%,亦即台灣對於能源消耗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遠高於全球的多數國家。(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4: 38, 62, 74)。其次,台灣從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就訴求回應國際氣候治理,但是如同表格 1所示,除了2008年與2009年因為全球性金融危機衝擊而趨緩,不論整體或人均排放量的趨勢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表格 1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趨勢(1998年至2013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14:21)。
資料說明:碳排放量的單位為百萬噸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的單位為噸二氧化碳。
第三,根據看守德國組織(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路(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所建置的氣候變化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來看,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的表現亦不理想。該指標利用80%客觀氣候指標與20%國際專家綜合評估,檢視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家的氣候治理績效,2015年評比結果如表格 2所示,台灣在60個國家中排名54名,屬於表現非常不佳(very poor)的國家。
表格 2 氣候變化績效指標在2015年評估結果
資料來源:Jan Burck, Franziska Marten and Christoph Bals (2015: 8-9)。
資料說明:(1)第1名至第3名懸缺以示沒有國家的氣候治理足以有效減緩暖化現象。(2)在氣候治理排序上,第4名至第15名為好(good)、第16名至第30名為中等(moderate)、第31名至第46名為不佳(poor)、第47名至第60名為非常不佳(very poor)。
3. 台灣能源結構改變的挑戰
台灣現今能源結構仍舊仰賴煤炭為主的化石燃料,改變能源結構以增進氣候治理的表現,面對幾項挑戰。第一,核能視為為低碳能源存在爭論,但是台灣民眾對於核能則存在高度的反對與不信任。台灣反核運動關注在第四座核能發電廠(簡稱核四)的興建與商轉,歷經長期政治爭辯而逐漸獲得社會認同,特別是2011年3月日本地方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大規模毀損的慘重教訓。表格 3根據中研院社會所2013年核能議題的社會意向調查資料,從中顯示62.41%受訪者,表達很同意或同意核四應該停止興建不得運轉;而75.22%受訪者,表達很不信任或不信任政府的核能政策;更有超過八成的民眾擔憂核電廠可能發生事故。民意質疑與社會抗爭迫使政府於2014年宣布核四停止施工,現行運作而即將屆齡的第一與第二核電廠得以延役的機會亦大幅降低,也間接反應台灣社會無法接受透過提高核能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論述。
表格 3 台灣核能議題的民眾意向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3年第一次社會意向調查資料,表格為作者分析自製。
資料說明:關於核四停建意向,採用第14題「假如明天舉行核四公投,您同不同意核四廠停止興建不得運轉?」;關於政府核能政策的信任與否,採用第18題「請問您信不信任政府現在的核能政策?」;關於核電廠事故的風險感受,採用第19題「請問您擔不擔心核能電廠會發生事故?」
第二,研發再生能源被視為有效因應氣候變遷的低碳技術,惟台灣受限於資本、技術、環境與社會而成長有限。台灣如同多數國家致力於再生能源,以因應國際氣候倡議,並降低進口能源依存以提高能源安全,亦是台灣200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背景。再生能源發展受到能源政策的影響,像是國家如果提供適當的躉購費率(feed-in tariff),將有助於引導相關產業的發展。然而,再生能源的發展不論是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海洋能或太陽能等前有自然環境的限制,部分具有潛在污染也容易遭受社會質疑。
以主要的風力發電為例,政府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的計畫,台灣陸域風機在2013年也裝置了311架風機。然而,風力發電潛在著環境衝擊與居民抗爭亦隨著發展而浮現,像是2010年苗栗苑裡的反風車事件。更重要的是,台灣地狹人稠的地理特性也迫使陸上風機設置趨緩,重心轉而朝向離岸風電,離岸風機如何安全設置於颱風與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區域,抗拒海風侵蝕鹽化,又要避開環境敏感及漁業進行區域,都讓離岸風電發展之路頗為漫長。表格 4整理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以來,再生能源使用占初級能源供給以及電力供給的比重。從中可以看出再生能源難以取代化石燃料,其占初級能源供給比例低於3%,而占整體電力供給比重儘管有所成長,卻未超過5%。
第三,面對燃煤造成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復以核能安全遭受質疑,而再生能源發展遲緩,部分倡議提高排碳量較低的天然氣在能源結構的比重。不過,台灣天然氣幾乎仰賴進口且成本高昂,若大量使用可能衝擊電價與能源價格穩定性。此外,部分倡議則是採用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CCS),將二氧化碳從能源生產過程分離、淨化和壓縮後,經由運輸注入適合場址進行永久性的封存。儘管CCS技術在國際與台灣均有呼聲,但是其技術與成本仍有疑慮,而後端封存的安全性與永久性亦備受質疑,需要面對社會溝通。
表格 4 台灣再生能源占初級能源供給及電力供給比重(1998年至2013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14:21)。
4. 結語
本文論述國際氣候議題與台灣能源的挑戰。儘管台灣希望積極因應國際氣候治理,國家也提出了溫室氣體減量規劃期程與目標,但是整體表現並不理想。台灣在改變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面對三項挑戰。第一,台灣社會對於核能使用的不信任;第二,再生能源受限於資本、技術、環境與社會而成長遲緩。第三,提高天然氣在能源結構的比重,將面臨成本上升而衝擊電價與能源價格的風險;同時CCS技術儘管不斷進步,其後端封存的安全性與永久性仍受到質疑而需要社會溝通。
參考書目
施奕任,2009。性別、環境與發展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的性別觀點。政治科學論叢,42,85-136。
許晃雄等,2011,《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經濟部能源局,2014,《中華民國102年能源統計手冊》,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Burck, Jan, Franziska Marten and Christoph Bals. 2015. 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 2015. Bonn: Germanwatch.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4. Energy Technology Pespectives 2014 Executive Summary. Paris: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PCC. 2015.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