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怡亭 中心助理研究員
?閱讀文章並搭配影片服用更有效喔~
歷史軌跡上的特殊光譜
猶記得在為《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撰文期間適逢2018年九合一選舉回到家鄉嘉義市,在寧靜小巷的咖啡店裡採訪臺灣在宅醫療學會劉懿德副祕書長。近期當劉副秘書長得知書籍上市後,特別提到我和他的訪談「得以讓嘉義市反空污的故事透過文字保留下來,也讓嘉義市在臺灣反空污運動的歷史軌跡加上特殊的光譜,一同關心家鄉的空氣,也期許能越來越好。」這不僅僅是一場訪談,也是身為外地遊子與故鄉的一種緊密連結。同時也是因為臺灣近年來空氣污染議題受到高度的關注與討論,所以在這本書的編排上,空污的篇章被放置於能源轉型四種聚焦的第一部分來敘述行動者的故事。
其中「自己的空氣自己救:嘉義市與埔里鎮的反空污故事」,即在講述雞肉飯的故鄉「嘉義市」與好山好水的南投「埔里鎮」,這兩個本身沒有大型工業卻無辜地成為空污的「重災區」。為何沒有工業聚集的地方,卻也飽受空污影響?兩地的空氣品質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差?在地居民何時開始意識到空污問題的嚴重性?這兩個城鎮又是如何發起並促成在地反空污行動、做了哪些努力企圖減輕自身所處的空污狀況,進而成為媒體報導地方反空污、改善空污的典範呢?
雞肉飯的故鄉:以健康為本的在地空污關懷
從市區眺望不到「玉山積雪」的諸羅城
時間倒轉回七十幾年前。小鎮晴空萬里,從市區就能直接眺望遠方玉山白雪皚皚景象,這正是1947年已故名畫家陳澄波的絕筆之作「玉山積雪」,從陳澄波的視角留下了當時嘉義市區乾淨天空的重要紀錄,也成為現今描述及判斷市區空污日益嚴重的重要指標。
細究嘉義市的空污來源與類型,主要有兩大原因,分別是污染排放源及地理氣象條件的影響。嘉義市境內所承受的污染源約有八成以上源自於其他縣市,另一方面由於在地市民的交通習慣,以市區腹地來說相對密集的機車進出及使用行為,使其除了面臨來自區域外的污染,同時也承受了市區自產的移動污染源。若以地理條件來看,由於位於中央山脈背風處,一進入秋冬季節,上風處的污染會隨著季風往南飄移,使得市區內空氣擴散不佳。
從發現到認識空污:源自對病症起疑的醫療診間
「咳!咳!咳!」2013年在一間社區型診所中患者的咳嗽聲與擤鼻涕聲此起彼落,正在看診的余尚儒醫師與同是診所經理的劉懿德副祕長發現,有五成的患者在固定時間有頻繁就醫的情況,尤其是在特定季節裡過敏的症狀增加,於是意識到此情形,原先認為處理過敏的症狀按例開抗過敏藥即可解決問題,但時間久了觀察到這些過敏症狀並沒有得到改善,開始思考是否治標不治本。在好奇心驅使下,他們開始探究為何診間總是在特定時段患者變多,且症狀不外乎是咳嗽、過敏、鼻涕流不完等情形,展開了研究與蒐集資料,透過關鍵字例如「季節」、「過敏」等搜尋到了「空污」、「PM2.5」等,漸進地連結到2011年反國光石化運動中的葉光芃醫師、錢建文醫師發表了許多關注PM2.5對人體影響的論述,並持續追蹤空污與健康的關係。
協會與政府合作,扎根空污教育
余醫師與劉副秘書長在瞭解診間患者症狀的確與空污息息相關,且與臺灣整體空污問題集中落在秋冬之際的一致性之後,認為醫療處置僅停留在「末端」解決症狀是不夠的,現實生活中欲徹底解決問題,應該要針對發生此現象的「源頭」下手。儘管這個「源頭」不在醫療領域的範圍當中,但空污是一個關乎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嚴重議題,因此必須將焦點與工作任務投注在最根本的原因上。於是兩人以推動社區醫療為核心成立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從原本在社區進行的例行性衛生教育內容著手,納入讓在地居民認識空污的知識及對生活、健康所造成的影響,開啟了一連串在地空污教育。
在建立起空污基礎知識並教導民眾判斷空污及自我防護等措施後,為加強居民對空污意識的推廣,協會除了發想透過掛六色空污旗,以六種顏色代表不同程度的空污與健康影響狀態,也不斷的透過演講、培訓空污講師與其他民間團體合作,並於校園掛起空污旗讓行動融入生活。在這當中最重要的是與市政府的合作,以合作取代街頭反空污抗爭是一直以來的宗旨,協會認為市府內的公務員必須體認到自身所處的是一個空污嚴重的城市。加上時任市長涂醒哲也相當重視空污問題,2014年上任後便成立全國第一個空污防制委員會,讓市府正視問題使委員會每半年定期開會審視並監督在地空污政策,實際且常規的進入制度內討論且建立起市民對此議題的關注,以健康為本在地關懷是最原始的初衷。
圖一、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反空污三角旗
資料來源: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
翻轉空污治理,埔里媽媽的逆襲
曾被評為最宜居的地方卻成了空污重鎮
轉個場景來到全臺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南投,其中埔里鎮還被讀者文摘評選為十三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南投縣境內同樣沒有大型工業污染源,卻淪為空污重鎮!冬季時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下,埔里因為盆地地形加上鄰近中央山脈,空污現象不僅難以飄散,且容易累積在盆地內不易散去,埔里與嘉義市有著相同的空污情況,像是廟宇林立,在地的民俗活動經常焚燒金紙,農民亦有燒枯枝落葉和筊白筍殼的習慣,縣內也「貢獻」了許多移動污染源。
根據2014年一項委託研究「南投縣PM2.5貢獻源鑑別及來源推估計畫」推估埔里的PM2.5貢獻約有50%來自鎮上的交通源,40%來自遠程移入的工廠污染物及10%為揚塵、露天燃燒、金紙等,以上推估的數據顯示在地自產的污染源成為關鍵所在。
從環境教育到環境監測
談起感覺到埔里空氣不好的感受,一群埔里媽媽們在學校講故事及接送孩子下課時聊天,發現彼此懷有共同的疑慮,於是一起討論該如何改善該問題。媽媽們開始上網查資料,從原先對空污與PM2.5完全陌生到運用資料彼此開會討論,首先創立臉書粉絲頁放上在地相關的空污訊息,在快速的吸引超過百人加入的狀態下,進而成立埔里PM2.5空污減量自救會。
自救會成立之初,埔里媽媽們認為自己蒐集的資料有限,便邀請到葉光芃醫師來埔里演講,葉醫師也積極地協助自救會成員拜訪縣長,認為應該要施壓關鍵人物進行了策略性的操作,像是當媒體報導埔里空氣最爛,鎮公所就會收到壓力,不管是環團或政治前輩也都給鎮長一些壓力。然而,不久之後鎮公所舉辦了一場反空污遊行,遊行當天葉醫師要求成立埔里空污減量委員會,雖然後續政府成立了南投縣空污防治委員會,但葉醫師認為埔里在空污減量上的作為還是不夠積極,指出還是需要靠民間的力量,於是促使了自救會開始討論如何進行在地的空污知識教育宣傳。
圖二、2015年埔里反空污大遊行
資料來源:埔里PM2.5減量自救會
自救會開始進入學校,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帶動校園進行環境教育宣導,一方面當地環保局進行「環境教育宣導列車」活動,邀請自救會擔任講師進行宣導教育;另一方面在暨南大學人社中心也開啟了培訓空污志工的工作。在志工培訓結束後,在地的前輩也邀請自救會與暨大人社中心共同關注寺廟燒香所造成的空污問題,邀集到在地宗教團體與縣府環保局、民政處一起合作舉辦環保寺廟論壇,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討論在地廟宇如何改善因宗教習慣而造成的空污問題,逐步推促在地居民改善自身所產生的空污來源。
除了環境教育的影響外,環境監測也是一項重要功臣…
「尋找霾哥」微型監測器廣布埔里小鎮
提及環境監測,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戴榮賦教授為在地空污監測的重要推手之一,促發戴老師進行空污監測的起點源自於無意間收到自救會的傳單,一方面也看見在地空污問題後,才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專業解決問題,於是結合自身物聯網的專業背景,便著手進行以空污微型感測器偵測社區型的空氣污染源,同時也輔助環保署的空品站。基於這樣的想法,戴老師在埔里進行微型感測器佈建計畫,目的是希望讓在地民眾能隨時掌握周邊環境。
原先暨南大學人社中心的資助費用僅能支援5~10台微型感測器的架設,後來在環保署空污微型感測器佈設計劃及經費挹注之下,在2015年展開了埔里設點,包含學校、商家、住家等共33個微型感測器,以每3~15秒的頻率更新資料,提供生活區域內的即時污染狀況,搭配環保署監測站的數據提供整體生活尺度上數值的變化,以此方式觀察到較常發生污染的所在之後,進一步製作空污地圖,才能為減量提出防制對策,並隨著感測器的廣布連帶影響到媽祖繞境的應用及吸引鄰近縣市台中、斗六跟進。
不同的因應作為,相同的在地原動力
具有相同命運的兩個小城鎮,讓我們看見在地為改善空污問題凝聚組織而形成的原始動力,醫生與媽媽的組合皆從宣導教育開始,漸進地影響居民以及地方政府合作。從這兩個地方故事的啟示,可以發現空污在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污染來源及特殊性,因此在治理上有不同的作為與啟發,嘉義市和埔里的案例提供了積極的典範,值得做為借鏡。
備註
文章內容擷取至《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自己的空氣自己救:嘉義市與埔里鎮的反空汙故事〉一文,詳細內容請參閱《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或於各大通路購買。
相關連結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八個臺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
★首部提出臺灣能源問題必備的框架與系統性思考
★八個先驅者案例,能源轉型下的未來生活
★一冊讓全國人民回歸理性、建立共同認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