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雅婷 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已經不再是未來式,而是進行式。其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是關乎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對於企業營運的影響更是與日俱增。根據知名風險管理集團Aon最新發佈的《2023年天氣、氣候與災難洞察報告》中指出,2022年自然災害在全球造成了3,1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其中2,990億美元是因天氣與氣候事件產生的損失(Aon, 2023)。這些經濟損失令人震驚,使得企業營運面臨的氣候風險持續升高,故企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產生的風險已成為無法忽視的決策因素。
因此,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2017年發佈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為了幫助企業可以更加完善自身的風險管理,建議企業納入氣候變遷影響企業永續營運上風險與機會的揭露框架。此TCFD透過四個核心要素,分別是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指標和目標,協助企業得以辨認重大氣候風險,將相關資訊揭露在年報、財報、永續報告書或者TCFD報告書中,使相關利害關係人得以評估企業因應氣候變遷的營運韌性(TCFD, 2017)。
臺大風險中心為了更深入了解氣候議題對臺灣企業造成的風險或者機會,今年(2023年)針對臺灣企業年營收一億元以上之企業為母體,進行分層抽樣,共抽出900家企業,其中也只有129家企業有進行TCFD,約14.3%。受訪企業的產業為傳統高碳排製造業(13.7%)、 [註1]電子高碳排製造業(25.8%)、[註2] 非高碳排製造業(45.6%),與其他產業(15.0%),詳細的產業類別請參考下圖1。此外,受訪人員有六成擔任主管職(60.8%),有七成多的企業(70.4%)屬於員工數未滿200人的中小企業,有近兩成八企業(27.8%)是屬於集團企業,有兩成一企業(21.3%)為上市櫃公司,有近五成七企業(56.6%)的營收是一億以上未滿五億,並且五成五企業(55.7%)的主要市場為臺灣。
圖1 受訪企業之產業類別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臺大風險中心將TCFD核心要素以問卷方式,詢問有進行TCFD之企業(129家)在各核心要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指標和目標)所進行的程度,藉此可以了解臺灣主要產業在揭露TCFD框架的進展現況。首先,在治理面部分,本研究針對企業在揭露組織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治理情況,使用四個題項進行調查,分別是有無受董事會監督、是否有專責管理單位、向董事會報告頻率、有無氣候相關獎勵機制等。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高達94.6%企業有受董事會監督,可知臺灣企業在氣候議題上的治理層級絕大多數皆已受公司最高核決層級之監督,已朝向永續治理的路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進行TCFD的企業較會將氣候指標納入員工KPI績效,顯示有進行TCFD企業較願意將氣候行動深入企業組織文化中進行績效考核。
再者,在策略面部分,主要是調查企業是否有評估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進行對財務衝擊評估,以及有無考慮面臨不同升溫的氣候情境。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目前約有53.5%有評估十年以上的中長期風險影響。另外,在評估財務衝擊上有量化財務數據者約62.0%,僅有質化描述者約21.7%。此外,企業使用不同升溫情境的分析僅有50.4%。可見大多數受訪企業仍舊不太熟悉氣候情境分析,對於未來面臨氣候變遷時的營運韌性仍有進一步發展與改善的空間。
其次,在風險管理面部分,分別探討企業有無進行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的評估、是否有使用圖資,以及是否有實施內部碳定價。透過這次調查後,發現四成(40.3%)企業內部沒有專業人力,能夠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財務評估,而且企業傾向培訓既有員工多過於招募新人才。致使企業評估實體風險時有使用圖資的比例相當低,僅有34.9%。可見多數企業並沒有足夠專業人力可以辨認未來遭受氣候變遷時可能受到的高溫、缺水、淹水等實體風險衝擊的財務影響。此外,企業對於未來若被課徵碳費或碳稅時的轉型風險,也未具有事先未雨綢繆導入內部碳定價的相關作為,僅7.8%企業已實施內部碳定價。
最後,在指標與目標面部分,主要是針對企業溫室氣體揭露範疇、減排目標、淨零目標、是否有取得ISO溫室氣體盤查認證,以及減排目標是否是經SBTi審核通過等。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有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者為79.8%,而且有取得ISO認證者僅38.0%,顯示企業初期僅內部盤點為主,較少讓外部專業單位進行查證。甚至,有提供明確淨零目標時程的企業也僅有19.4%,顯示大多數企業尚無具體作為與策略邁向淨零排碳。此外,也僅有33.3%有盤查其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企業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議題的指標和目標非常需要加強更多的投入與承諾。唯有企業願意提供良好與正確的氣候相關資訊,代表企業已朝向更為永續、低碳的經濟,才能作為投資人決策時之重要參考。
因此,本研究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這些有進行TCFD企業(129家)在上述的四個核心要素的進行程度,也設計一個TCFD評分標準。將企業對各核心要素共20個題項的回答分別給予分數,並且因應四個核心要素的題項多寡不同,進行加權權重至25分,使總分為100分(見圖2)。
圖2 針對有進行TCFD的129家企業評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評分結果顯示,企業在治理面平均為16.1分、策略面平均為17.1分、風險管理面平均為9.9分,以及指標與目標面平均為10.8分(見圖3)。可見臺灣企業普遍目前以治理面與策略面的作為較高,但是卻對未來若實際遭受氣候災害的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時,企業需要再加強氣候相關的因應作為與評估,以避免未來發生不可預期的氣候相關損失與營運風險。
圖3 各構面的平均分數資料
來源:本研究整理
透過TCFD框架的四大核心要素可以幫助企業有系統地鑑別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以減緩或者調適氣候變遷對於企業的財務影響。但是,國內鮮少有TCFD相關的調查研究,因此臺大風險中心有系統地自2022年起,每年進行抽樣調查,以實際了解企業在揭露TCFD的現況。根據前述調查成果,希冀給予企業以下兩點建議,提供企業導入TCFD借鏡。首先,相較於去年(2022年)臺大風險中心的首發TCFD調查研究,今年(2023年)的調查研究顯示上市櫃企業有進行TCFD者(40.6%)顯著高於非上市櫃企業(7.2%),且與去年(21.1%)相比呈倍數成長。可見,上市櫃企業較順應國際潮流,更有意願領先進行TCFD建議架構。因此,建議大型企業應協同其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共同齊力揭露氣候相關指標與目標,進行上下游供應鏈低碳轉型,以提升產業整體低碳競爭力。第二,有進行TCFD的企業其TCFD評分在治理面與策略面的平均分數較高,顯示企業對於風險管理面及指標與目標面的掌握程度需要加強。因此,建議企業應更強化風險量化評估能力,聘任氣候相關人力,積極培訓內部員工在解讀氣候變遷的相關圖資之能力,透過及早實施企業與供應鏈碳盤查並訂定減量目標,才能避免被排除在低碳供應鏈之外,共創獲利新商機。總之,TCFD可以協助企業以積極的態度面臨氣候變遷,化風險為商機,並且透過各種調適與減緩策略以回應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永續危機,降低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邁向永續低碳發展。
註解:
[1] 本文將能源密集產業之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化學材料及肥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定義為傳統高碳排製造業,惟紡織業因在臺灣規模已日漸縮小,故將紡織業排除;另因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企業如台塑化、中油在臺灣屬於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故將該產業納入定義。
[2] 根據臺灣產業的特殊性,將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定義為電子高碳排製造業。
檔案下載
參考文獻
- Aon (2023). “Weather, Climate and Catastrophe Insight: 2023 Annual Report.”
- TCFD (2017).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Basel: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