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挑戰
臺灣能源98%依賴進口,而工業部門一直是臺灣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最大來源。2018年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費佔全國總能源消費量的32%,如進一步將工業所需的化石原料等計入,則廣義的工業能源消費占比將佔全國總消費量的50%以上。2018年,臺灣平均每人負擔能源進口值為63,650元,若能有效規劃並執行工業節能政策,將可減少臺灣在進口能源上的支出。產業端亦可因節省能源開支而提升利潤,投入節能研發創新、創造競爭力。然而目前臺灣工業節能政策推動尚存挑戰主要有四:
1.能源價格削弱節能投資意願
- 臺灣目前能源價格低廉,難誘使企業積極節能。
2.重要配套工具推動進展不明
- 現行節能相關制度如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及交易制度、能源稅等進程設定緩慢或不明確,故工業節能方案多侷限於短期(2025年以前)或優化過往既有計畫為主,未有重大創新的管制型或經濟誘因型工具,不利產業節能或減碳行動之推行。
3.缺乏中長期能源轉型路徑規劃
- 目前尚未規劃「中長期(2025至2050年)」的國家減碳路徑、能源轉型藍圖等上位政策,故經濟部後續規劃及執行相關產業政策時,易忽視相應之節能規劃,也不利跨部門之政策整合。
4.企業能源與氣候績效資訊透明度不足
- 因企業能源使用及氣候行動等相關資訊揭露不足,因此難以促進同儕比較與社會監督。
行動策略
工業節能政策的設計,須透過經濟誘因與管制型工具(例如:課徵能源稅)的建立,使企業重視以下四大面向:
1.加嚴能源效率管制
- 能源局應擴大用戶節電義務、設備能效規範覆蓋率及能效標準,以既有的「節約能源及使用能源效率規定」為基礎,強化電子業、石化業與鋼鐵業之節能暨綠電使用義務。同時,持續輔導企業導入數位化科技及簽訂「自願性長期能效協議」,激勵企業能資源管理能力、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創節能成效。
2.導入去碳化製程
- 政府須加速實施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能源稅、低碳研發的租稅優惠獎勵等配套工具,並從製程轉換、產品結構調整與人才培育等面向,推動耗能產業低碳轉型。考量碳捕捉封存與利用技術在2030年後應可發展至商業化階段,2025年起,政府需針對重點耗能產業未來導入相關技術,研擬各階段的目標與輔導措施。
3.發揮循環經濟綜效
- 政府各部會須加速合作,盤點產業(科學)園區在能資源整合上所遇到的法令、行政、技術經濟與資訊面等問題,研析排除策略。並實施階段性的一次性用品禁用立法管制、進階的外部成本內部化與物料替代策略、巨量資料分析應用、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推動製造業服務化,平衡產品生產與需求,以最大化能資源使用效率。
4.企業能源績效揭露
- 由金管會、能源局、環保署共同盤點國內能源大用戶已申報資料,選定必要公開項目、資料格式、統一登錄平台並完成整合公開。且需逐步精進企業氣候公開資訊質量,提升企業及利害關係人的氣候風險感知,共同參與氣候行動。
檔案下載外部連結:
* 由於檔案較大,下載速度會因流量而有不同。若遇下載速度緩慢,敬請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