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減碳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國家政策,近年來,在長期氣候策略、國際深度低碳研究以及財務金融的碳風險檢核中,國際上越來越重視碳鎖定效應(carbon lock-in effect)的研究。碳鎖定源自於既有能源政策的技術或制度無法因應新型態的能源供應方式,因此即使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續下降,能源供應仍舊鎖定在傳統的發電形式,無法接納再生能源帶來的改變創新。
鎖定效應之研究除了有助於檢視當前政策,更重要的是將未來長期政策的影響同步納入考量。本章將透過對鎖定效應的介紹,從識別鎖定效應,進一步針對臺灣電力部門,面臨的碳鎖定效應。另一方面,也透過引介國際研究經驗,進一步找出掙脫鎖定效應的解方。同時,鎖定效應也提供另一視角,當國家未能就轉型過程中涉及的各面向作系統思考與治理規劃,僅著眼於快速、短期間具有明顯減排效果的措施(如:大量投注資源於燃氣相關建設以取代傳統燃煤電廠),而忽略或延緩綠能、節能等其他深度減碳技術以及相關層面的治理革新,不僅未來可能將付出更巨大的減碳成本,亦將面對與低碳技術相輔相成的「社會技術體制轉型遲滯」風險。
「鎖定效應」是一種路徑依賴的現象,當既有的生活型態、經濟活動依賴過去褐色經濟的發展路徑,無法因應技術的革新而進行轉型,如同鎖定在高污染、高碳排技術下。加上受益於現有化石燃料相關制度的人與社群,往往試圖維持體系穩定,也進一步鞏固現存體系。鎖定效應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技術和基礎設施的鎖定、制度的鎖定、行為與習慣的鎖定,三種類型的鎖定效應是相互加強的,其特徵不僅是個體的慣性,而且也是集體的慣性。目前許多研究已經表明,跳脫鎖定效應是可行的。但改變需要有利的環境和外部的衝擊,激起利益相關者的注意力,進而創造機會之窗。
鎖定效應最顯著的例子是燃煤火力發電廠的碳鎖定(carbon lock-in),嘗試以鎖定效應(lock-in effect)觀點,將台灣電力公司「長期電源開發計畫」與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的期程目標為例,討論燃煤電廠在不同類型鎖定效應下相互影響的關係。燃煤電廠由於較長的設備使用年限造成難以掙脫鎖定效應,因此具有高度碳風險。瑞典環境研究院的研究更認為,掙脫煤炭的鎖定應列為優先選項。無論是生產量(34%)還是碳含量(約5億公噸二氧化碳)分析證明,煤炭生產的投資可能是最容易「解鎖」的。加上近年來對於空污防制管制逐漸加嚴,等等因素使得燃煤電廠的退場已成為國際上重要的趨勢。
當再生能源相關技術、資金、人才尚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較煤、油相對清潔,同時具有調度彈性的天然氣,被許多國家視為轉型低碳能源系統的過渡方案。但是許多的研究已經針對天然氣使用的潛在風險提出警告。如何盡可能避免掉入碳鎖定的泥淖中?在推動過程的步驟上,應該優先考量「提升能源效率」、「抑低尖峰用電」、「節能」、「推動再生能源」等無悔政策先行,才能就天然氣的供應與管理作規劃。各國政治、文化、能源發展條件雖不一,面對鎖定效應的挑戰,不論是中央或地方,皆應以系統觀點面對減碳與能源轉型議題,視低碳/能源轉型為整體社會轉型與學習的一環,如此方能以長遠眼光審慎評估天然氣作為橋接燃料背後的各類風險、提前規劃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