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28 通過的「阿聯酋共識」(UAE Consensus)呼籲各締約方在2030年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到2022年的三倍,或至少達到11,000GW;同時要求2030年之前,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從2%提升至4%,相當於2022年的兩倍(COP28 UAE,
今年的COP28,全球盤點決議(global stocktake)強調各國應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兩倍,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採取更具前瞻性的策略和行動,以最大化減排效益。然而,單純仰賴光電和風電的成長並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引入其他的新興再生能源。
2022年為台灣淨零的元年,台灣能源情勢發展如何?繼2022年3月國發會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後,同年12月國發會進一步發布「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上修「2030年減碳目標」,以逐步實現2050淨零排放之永續社會。
我們不能忘記,全球氣候危機的迫近,不會因為選舉等待。 國際淨零碳排給臺灣的壓力,不會因為臺灣總碳排量或臺灣半導體有多重要,稍微讓步。 3月份中央訂出淨零排放路徑,轉型需要加速啟動,除了中央,地方政府更是落實淨零的關鍵。
本期電子報主題為企業進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因此OPEN ENERGY即搭配企業氣候行動追追追專題。首先追蹤各國企業提出科學目標倡議(SBTi)的情況。SBTi是一個全球性機構,為讓企業根據最新氣候科學制定積極的減碳目標,使全球企業的氣候目標同時兼顧全球經濟情況下,達到2030 年將排放量減半
2021年四月,時任總統宣布正式宣布2050淨零碳排目標。臺灣應對氣候變遷的野心一舉從「長程減碳」躍升至「邁向零碳」的層次。然而,對照當時國際上諸多國家在更早的時程便接連宣布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臺灣宣示淨零的時程卻稍顯落後。不過,在離宣布淨零目標不到一年的時間
抬頭一看,仍時常看見灰濛濛的天色,您的天空是否也是如此?會這樣問是由於,全臺的空氣污染會依各地的點源、線源、面源與生物源分布而變化。因此,雖然空污是整個臺灣的普遍現況,但我們生活周遭的空氣品質,仍有地域性的差異,值得一探...
是甚麼樣的評比,讓減碳野心領銜全球的歐盟,在排名上幾乎敬陪末座?全球氣候與健康聯盟(GCHA)設計了一套量化評比機制,來衡量各國制定的NDC對於健康與醫療內涵的重視程度,即稱為GCHA國家自定貢獻健康評分卡...
2021年五月,發生了二起嚴重的全國性停電事故,皆與高雄興達電廠的運作異常相關。然而,這不單純是人員或硬體因素所致,也與氣候變遷高度相關。對此,本期Open Energy將試圖釐清五月停電風波的歷程、直接影響與原因,再逐漸聚焦至全文核心,即氣候變遷電力系統調適的命題。
自2016年以來,風險中心發布「台灣能源情勢回顧」已滿五年,透過蒐整台灣能源結構基本數據,提供各界參考及掌握台灣能源情勢發展。2020年的能源情勢發展,並未延續2019年在能源消費、減碳、運具電動話等面向的轉型成績,大多數表現持平或有些微退步...
氣候變遷的衝擊已迫在眉睫,為阻止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積極研擬減量目標,尤其為了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各國透過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目標(Net Zero Emission),作為對氣候科學最好的回應;由於科學數據明顯證實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製造的碳排放成正比,
為響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8年底所提出的《地球暖化1.5°C》特別報告,全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公開承諾制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以減緩氣候變遷,避免其對經濟與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地方政府往往被視為是能源轉型中關鍵的一環,隨著各區域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不同,發展再生能源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而本期OPEN ENERGY透過動態地圖的呈現方式,並以縣市為主體,盤點過去一年各縣市的再生能源表現、光電躉購量及節能減碳成果為何,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公民參與能源轉型趨勢下,已有越來越多民眾加入再生能源發電的行列。這些由公民參與的發電廠都散佈在哪裡呢?我們延續去年製作的「皮卡皮卡人人有電發」臺灣發電地圖,進一步更新公民電廠與公開募資的電廠資訊,發佈「皮卡皮卡人人有電發2020春季版」,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臺灣公民電廠在哪裡?
在全球氣候政策的討論上,特別是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路徑的規劃,藉由「未來情境」的方式進行評估已是重要的研究方法。而情境推估的基礎來自於而情境推估的基礎來自於...
我的天空今天有點灰,而你的呢? 天氣微涼入秋,天色藍藍的畫面逐漸轉為灰濛的樣子.....是氣候造成的霧氣還是霧霾呢?
又到了炎炎夏日電力最吃緊的月份,接連的電力是否充裕、供電是否穩定、中電是否北送與延伸的空氣污染,及各總統候選人陸續提出的能源議題討論,成了近期最熱門的關鍵話題。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7年10月公布的《排放差距報告The Emissions Gap Report 2017》指出:目前各國做出的減排承諾遠不足以達到巴黎協定的減碳目標,指出...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