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

  •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於2023年12月13日閉幕,「脫離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寫入正式決議,亦有「全球再生能源產能在2030年增加3倍」、「全球能源效率增加2倍」等能源相關重要產出。

  • 為使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落地,立法院在今(2023)年1月10日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是臺灣氣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定目標到底能不能有效達成淨零?引發社會各界討論及關注。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各國減碳條件大不相同的情況下,我們須重新回到「放眼全球、行動在地化」的基本原則。

  • 我們不能忘記,全球氣候危機的迫近,不會因為選舉等待。 國際淨零碳排給臺灣的壓力,不會因為臺灣總碳排量或臺灣半導體有多重要,稍微讓步。 3月份中央訂出淨零排放路徑,轉型需要加速啟動,除了中央,地方政府更是落實淨零的關鍵。

  • 2015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和全台多個NGO共同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針對地方政府能源治理能力進行評比,今年為了因應國際淨零趨勢,新增氣候及淨零指標,並且首次納入離島縣市。

  • 「淨零排放」成為國際關鍵字的這兩年,許多國家、企業紛紛做出宣示,全球許多城市層級、地方層級政府也已站上關鍵行動者的位置,將淨零納入地方治理的重要議題。然而,淨零轉型究竟能否成為一場社會轉型,政策又能否透過民間多元社群的動員,落地成為日常生活的實踐?關鍵之一,就在於氣候與能源治理在地方紮根的深度。

  • 在今年格拉斯哥(Glasgow)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一尊高達3.5 公尺的大型人形巨偶Little Amal 進入會場,陪著薩摩亞氣候行動者Fruean一起站在講台上,講述氣候變遷緊急情況如何加劇了現有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婦女在面對極端氣候時所受的影響往往會比較嚴重。

  • 0914 cover s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的經濟體,也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碳排放國(4964.7百萬噸)。同時,美國也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94.65 exajoules),其初級能源的消費結構超過一半是化石燃料。在世界各國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態勢中,美國是實現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最終目標不可或缺之經濟體。

  • 為了應對極端的氣候變遷衝擊,世界眾國陸續宣布淨零目標,試圖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臺灣雖然在淨零規劃上的進度落後國際,但在最低限度上透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明定國家長期減量目標

  • 0619 civic powerplant 3

    「請問您有沒有聽過『公民電廠』?也就是由民眾出錢投資,收益由參與者共享的電廠?」,根據台大風險中心(2020)對以上問題的調查結果,回答「有聽過」的民眾約有四分之一(24.7%),但仍有七成以上(74.4%)民眾沒聽過公民電廠。接著問「請問您會願意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公民電廠?」的調查

  • 2019年年底,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宣告日本有必要宣告氣候緊急狀態來提高解決氣候變遷衝擊的決心。他指出這是因為近年遭受比往年更嚴重的颱風衝擊,未來還將面臨更多水災及其他極端氣候事件,但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是呈現成長趨勢。小泉也指出,根據《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若要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非國家行為者的投入很重要。

  • 1090417 1

    離岸風電政策是臺灣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能源轉型更被認為是社會轉型的重要契機,不僅可挑戰、抑或是翻轉原有的能源治理模式,在民眾參與、互動和溝通上,更能激發出許多創新的思維與作法...

  • 巴西、美國加州與澳洲的森林大火,印證了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一詞。而世界經濟論壇每年年初均會發表的世界風險報告,首見全球領袖認為前五大最急迫的風險為環境風險,

  • 臺大風險中心在2019年底發布《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政策報告,緊接著臺灣便面臨到總統大選,在政治局面大勢底定的情況下,該是探討智庫的建言路線圖,以及如何邁向真實願景與挑戰的適當時機。

  • 政府夏月節電措施是否能突破現行商家與民眾節能投資意願低落的瓶頸?本文訪問兩位節能服務的新創實務者-亮鉅能源管理顧問公司,杜威達總經理,與DOMI綠然能源,胡德琦創辦人,分享對當前抑制夏月尖峰政策的觀察與成功案例,期望共思臺灣夏月節電的精進方式。

  • 本文嘗試以社子島地區開發計畫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涉及「社會經濟」等環境影響評估相關討論,與目前「社會影響評估技術規範」草案進行比較適用...

  • 「高雄氣爆浩劫」已過百日,「受難者」的「屍骨未寒」,「受傷者」的「創傷未復」,留給我們「臺灣人民」卻是永遠難忘的傷痛,至今還不見「政府官員」、「企業家」、「化工學者」具體討論...

  • 技術的成長與運用,的確替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但在享用這些好處時,其製程所必須使用的化學溶劑、廢水的排放等,卻進一步帶來環境危害與人體健康的影響,往往是我們鮮少顧慮到的...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