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

  • 0827 0為取得產業內的領導地位,同時響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提出的《地球暖化1.5°C》特別報告,越來越多企業將低碳轉型納入其商業策略,這當中不乏具有遠見的企業主動訂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承諾短、中期甚至長期(2050年)的絕對與相對減碳量,並且公開其氣候目標與行動、能源使用種類、耗能量與節能量等資訊,供利害相關人檢視。

  • 0821 risksociety1 系統動態學為 Forrester 教授於1950年代透過工廠決策和工廠庫存流動之模擬計算,探討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員工於商業週期內就業不穩定之因素而發展之管理科學方法...

  • 0710 0 2

    2020年5月27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全球碳價多納管10億噸排放,碳價水準則仍有待提升。

  • 「疫情讓地球喘息」的新聞在社群網路上大舉傳播,依據全球碳計畫的估算,因疫情之故,全球四月上旬的碳排放量較去年同期削減了17%,但六月初逐步解封之後,碳排放量則回升到只比去年同期減少5%...

  • 0620 energy policy

    受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衝擊,各國經濟陷入衰退。世界銀行修正2020年全球GDP成長率,從原本1月初預估的2.5%萎縮至-5.2%(World Bank, 2020a, 2020b)。國際勞工組織亦指出:此次疫情將摧毀2020年第二季6.7%的全球工時,相當於1.95億個全職工作...

  • 0610 food supply cover疫情衝擊下,全球漫長的食品供應鏈顯得非常脆弱。在地農戶貨出不去,城市居民的食物也進不來。聯合國食品系統特使Agnes Kalibata主張應該重視較短的食品供應鏈,提升對危機的適應的能力...

  • 20200409 coverclimategovern

    環保署於2020年4月8日將於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作為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方向專題報告」專案報告,應是今年國會針對氣候變遷議題上,最重要的一次質詢...

  • 1090514 2 newsociety cover

    歐盟為臺灣第四大出口國,若歐盟啟動碳關稅機制,勢必衝擊臺灣產業出口競爭力。本文將梳理歐盟碳關稅研擬進程、各方反應,進而思考臺灣該如何藉由強化氣候政策因應此貿易變局。

  • 1090504 12019年11月,歐盟執委會新任主席─馮德萊恩正式公告歐盟綠色政綱,至此將奮力邁向全球首個碳中和大陸。綠色政綱中包含諸如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歐盟氣候法、協助脆弱群體過渡低碳轉型的公正轉型機制,綠色融資,以及重視由下而上,多元參與的氣候盟約之外,亦欲藉由碳邊境調整機制,拉起歐盟碳價防線。

  • 2019年年底,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宣告日本有必要宣告氣候緊急狀態來提高解決氣候變遷衝擊的決心。他指出這是因為近年遭受比往年更嚴重的颱風衝擊,未來還將面臨更多水災及其他極端氣候事件,但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是呈現成長趨勢。小泉也指出,根據《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若要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非國家行為者的投入很重要。

  • 20200409 coverclimategovern

    2020年總統大選凸顯的國族、經濟與社會三個面向的世代矛盾,顯見台灣在關鍵轉型時刻需要相當謹慎、長程、系統的執行變革。

  • 圖片遺失

    在全球氣候政策的討論上,特別是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路徑的規劃,藉由「未來情境」的方式進行評估已是重要的研究方法。而情境推估的基礎來自於而情境推估的基礎來自於...

  •  UNFCCC第25次締約國大會期間,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根據2019年9月紐約氣候行動峰會的討論基礎,發布「秘書長2019氣候行動峰會暨展望2020報告」。報告除彙整氣候行動峰會中12項議程的結論外...

  • 2015年聯合國通過「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設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一如各國面對全球尺度的鉅變挑戰以及國內尺度的社會轉型需求,中華民國行政院也於2019年7月正式通過「臺灣永續發展目標」。

  • 科技是國家整體競爭力與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要如何以有限的資源提升研發投資與強化創新系統,都是各國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諸多國家皆積極研擬科技前瞻計畫,規劃國家科技發展藍圖,以釐清一國在未來二、三十年之願景與世界科技發展趨勢。

  • 承襲歐盟大型架構計畫的傳統,HORIZON 2020(2014-2020)為進行歐盟研究及創新(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I)的科研計畫,其包含了一個對歐盟未來R&I政策長期規劃的前瞻研究,即是BOHEMIA。

  • 前瞻研究通常被認為是研究未來的學門,但其意義不僅是預見未來趨勢,其關鍵目的是塑造未來,而不是預測它;亦即除了識別當前趨勢和預見這些趨勢可能導致的後果之外,前瞻研究還應該檢測當前的「微弱信號」(weak signals),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來避免,或改善一些可能導致不良後果的信號。

  • 回顧新加坡討論「前瞻分析」的歷史,已整整跨越30年。新加坡公務員體系負責人王文輝(Peter Ong Boon Kwee)指出,新加坡能從一個工業有限的殖民貨物集散地,進步為大都會的城市發展,主要是歸功於其完善的長期規劃。事實上,新加坡在國家情境策略規劃上,最初是借鏡1970-1980年代,由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規劃處所設計的情境規劃方法

  • 繼14+N空污防制策略及2018年空污法修法將改革重點入法,為空污治理展開新頁,但尚有許多爭議面向及未竟全功之處,本文嘗試應用風險治理架構分析我國在空污改進計畫與政策治理上所產生的整體性問題。

  • 比較臺灣現行《空污法》內容與架構相似的美國《潔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以下簡稱CAA)在法規要求以及執行面上的相似與差異,藉此探討未來臺灣訂定子法時所將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