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風險中心在2019年底發布《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政策報告,緊接著臺灣便面臨到總統大選,在政治局面大勢底定的情況下,該是探討智庫的建言路線圖,以及如何邁向真實願景與挑戰的適當時機。
2017年德國大選後,面臨聯合政府的重整,不同黨派對於能源、氣候議題的拉扯加劇了德國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風險的挑戰;2018年6月,德國議會正式批准「2017氣候保護報告」(Klimaschutzbericht 2017)中...
臺灣啟動氣候與能源轉型刻不容緩。近年來臺灣幾乎每年都遭受因氣候變遷造成的強降雨等大型災難,十月底重量級期刊《自然通訊》
全球的能源系統都正在經歷快速的轉型。在2030永續發展目標與巴黎協定的鼓舞下,國家、城市與企業都持續於再生能源的發展上採取富有意義的行動。僅管我們仍迫切地需要強化推行能源轉型的動力,但2018年依然是果敢、具企圖心且有許多卓越成果的一年。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近年來,再生能源快速成長,特別是在全球電力部門的新增裝置容量中,再生能源佔有最大的比例。然而在最終能源消費中,再生能源仍只佔了1成多;能源部門也仍由化石燃料
今日(12月5日)由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所舉辦「臺灣風險社會論壇」
蔡政府提出二○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德國則是在二○一一年日本福島事件後,定出十年淘汰核電、二○二二年達成非核的目標...
民進黨新政府宣示二○二五年廢核、再生能源廿%的新能源政策,近期卻通過核電廠重起、六輕電廠燃煤許可全部展延的轉折...
台灣去年高溫天數創紀錄,民眾開冷氣的時間增加,依能源局統計,全台去年「冷氣時」(指該年氣溫超過28度的時數)達2233小時,創下歷史新高...
台灣和世界各國一樣,同時承受一定水準的社會內部壓力,需要積極的擬定各部門的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碳策略,並尋求社會高度的共識。
第 3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