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法

  • 1090417 1

    離岸風電政策是臺灣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能源轉型更被認為是社會轉型的重要契機,不僅可挑戰、抑或是翻轉原有的能源治理模式,在民眾參與、互動和溝通上,更能激發出許多創新的思維與作法...

  • 與臺灣同屬島國的日本,於自然災害上除了因同處環太平洋火山帶上而地震頻繁外,亦是受颱風侵襲的高風險國家。此外,由於能源蘊藏量的匱乏,兩國的能源自給率也都十分低落

  • 目前政策上電力市場自由化的部分尚僅只於發電市場,故現有排碳量的資料亦僅只於發電部門,未來通盤實施電業自由化後,輸、配電部門即可從現有的國營事業獨立出來,甚至進一步可發展至售電部門的競爭,因此在未來可預期電力事業的切割經營之下,如何預先掌握累積輸、配電部門的排碳資料,並且將節能減碳的思惟及策略充分納入電業自由化的規劃考量當中,而進一步反映在電業法的修訂,即為電力政策上的重要課題。

  • 2017年1月11日,《電業法》修正案正式三讀通過。一再被提及的「能源配比」,卻以「促進再生能源發展」為由,改以「電力排碳係數」的管制。立法考量為何?電力排碳係數基準該如何訂定?是否可達到預期扶植再生能源發電業的目標等疑問,本文以下將逐一分析。

  • 當勞動權和轉型放在對立的位置,勞動權成為談判的籌碼,使人忽略掉為何要轉型的問題,會讓轉型窒礙難行,但是勞動權也是轉型必須關注的一部份,不該是衝突的...

  • 能源轉型作為臺灣社會面對氣候變遷風險的自我驅迫運動,臺灣同時面臨國際減碳的垂直壓力與內國能源民主的水平壓力,需要同時解決空氣污染、能源排碳與產業轉型的三螺旋問題。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