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九八二年起就讀台中商專銀行保險科,即現今認知的風險管理,其一是政府、企業掌握內外營運而進行風險評估與決策,以建構永續經營;二是企業端透過產物保險之風險共同承擔,對應營運挑戰;在個人端則以壽險涵蓋人生可與不可預期的風險,透過社會集體承擔,來維繫日常生活與生存之基本所需。
世界經濟論壇於2022年 1月發布之《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揭示2022年將會是氣候風險以及國際政治更加不穩定的一年,面對這些風險相伴而生的,是經濟發散以及面對社會凝聚力侵蝕等動盪全球背景下之風險新局勢,其後反思全球在COVID-19疫情的局勢下,決策者應以韌性策略因應今年度的挑戰。
世界歷史將台灣推向全球的舞台,其一為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引發台灣在全球生產鏈的戰略位置,晶片生產安全以及其連結之地緣政治與科技競爭。其二為新冠肺炎台灣的防守楷模、失誤、疫苗政策的調整。
當前台灣政府、產業與社會在氣候變遷治理上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上,近期包括蔡總統宣稱行政院正在評估2050淨零碳排;產業界無論是八大電子業將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台積電、鴻海宣布碳中和目標;華碩宣示2035年100%使用綠能;中小企業成立減碳聯盟、各個企業協會或NGO倡議修訂氣候變遷法等,熱鬧非凡,看起來已經動起來了。
新冠肺炎至今已為時一年,不僅在國際上造成秩序的重新洗牌,對各國內部體制及規劃,也因為疫情本身及複合性災害的發生,讓過去治理規劃者對城市有機體所做過的韌性規劃設計,有機會被重新審視。在封城、安全社交距離的規範措施下,擾亂了城市內部原有的流動性,也重新定義了個體間的活動距離、生活習性等...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在 2020 年 3 月發布了地球空拍對照圖,對比了疫情前後的差異,令人驚訝的是,像是排碳大國中國因封城、停工讓原本籠罩在上空的二氧化氮雲消失不見了,讓原定無法達成的減排目標,因為 COVID-19
超過 30 億人因為 COVID-19 無法出門,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影響了消費行為。因為疫情刺激了「宅經濟」的發展——外送平台、影音串流服務、交友軟體等成為熱門產業,科技成為生活的最佳幫手
當面臨到人類無法控制的事件時,陰謀論的聲音從不止息。疫情使人恐慌, COVID-19的0號病人到底從哪裡來、起源是動物帶原還是人為?這些陰謀論從何而來,個人立場是否會影響相信的程度呢?
過往的瘟疫到現在的新冠肺炎,無論地位是否崇高,都有患病的可能性,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在醫療現場觀察是如何呢?面對患病的恐懼,該如何藉由宗教或歷史教訓尋求解方?
疫情是會變化的。在不同的季節,配合不同的氣候與狀況,調整適當治理方式。現階段的台灣相對於國際情勢來的安全,但是這樣就足夠了嗎?
全台逾1/3人口集中於「北北桃生活圈」,桃機捷與雙北捷運彼此互通,若淪陷,如何封城最有效遏止擴散?
疫情帶來的不只是健康上的影響,而是未來的生活樣態?那未來即將面對的新常態,又將帶給人們什麼新挑戰?
本中心邀請台灣基金會倡議總監董敏筑,將會介紹循環經濟重要的實際案例,以及政府在當中能扮演哪些角色。從27:30【環保好生活單元】開始為大家帶來主題專訪。
好萊塢因疫情停擺,金馬奇幻影展也停辦,但是台北電影節如何如期舉行?節目中,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分享她的疫情經驗,設計了哪些緊急應變措施?她又是如何思考管理經營,讓國片更被看見?不僅台北電影節幫國片打陣頭,疫情後續帶給了國片大紅利,在歐美片進不了台灣戲院之時...
疫情讓各國貌似達到減碳排目標,來自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停擺,這不是永續經營的方法。歐洲各國在《巴黎協定》以及歐盟各國自訂的減碳排標準之下,設計預算用於「綠色振興」,企圖在未來振興經濟和環保之中,找到出路,台灣能有什麼借鏡?反觀台灣,疫情如何影響碳排活動呢?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
從緊急處理疫情下的退訂潮,到因應國人「報復性國旅」,觀光業者做了那些改變?擁有超過 20 年旅遊業經驗的 KKday 創辦人陳明明,不僅分享團隊這次危機當轉機的轉型的心路歷程,也提出長期對國內旅遊的觀察...
英國既有「B.1.1.7」、又有「501.V2」,另也傳「南非變種病毒」、「奈及利亞變種病毒」,到底有幾種?這些變種病毒會對人體有何影響?會再掀全球大流行嗎?變種將使「傳播力增強到70%」、「兒童與成人一樣易受感染」,或大家都在觀察的「流感化」、「慢性病化」,新冠病毒權威如何看待這些說法?
近來入境移工多被確診染疫,這不僅間接反映台灣缺工的問題,反過來也應該思考,國內撐起國內工廠、長照看護等勞力密集需求的75萬名外籍勞工,他們怎麼在我們的共同生活圈中防疫?一大群外國人在台灣,要如何有效參與防疫而不成為破口,是一個國際流通的社會需要細緻思考的問題...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世界經濟面臨重大衝擊,原本疫情初期看漲的科技宅經濟,如餐飲外送、遊戲、網路交友軟體,到底表現如何?《科技新報》資深記者 KOBE對於這波「科技宅經濟」有怎樣的觀察?而疫情是否成為特定科技研發的另類推手?
當談到 Covid-19 對社會的疫情衝擊,最首當其衝當然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不僅忍受了更糟糕的勞動權益、也面對外界對疫情的歧視與恐懼;甚至在疫情剛爆發的期間,還面臨人身自由受到政府限制的處境。
第 1 頁,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