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 COP27是第一次將氣候損失與損害議題成功列入COP的正式議程,而且是非常實際的討論資金支持、科技、能力建構等議題,這些都是開發中國家需要的實際支持,而不是打高空的空談。

  • 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舉辦的第2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COP27)在歷經多次延長後於11月20日落幕。

  •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公正轉型宣言的出現,讓公正轉型一詞能見度更加地提升。公正轉型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勞工運動,當時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始認真監管污染產業,同時認識到有「人」和「社區」依賴這些產業生活。在1990年代,工會和環保團體在這些問題上尋找共同的原因。

  • 氣候變遷除了導致極端天氣災害,也帶來海平面上升與海洋酸化、生態系統轉變和乾旱等直接的天候、生態與地球物理上的改變而危害人類生存,近年來愈來愈多證據已經指出氣候變遷對健康威脅已經不容忽視,在未來將成為公共健康的主要課題。

  • 在今年格拉斯哥(Glasgow)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一尊高達3.5 公尺的大型人形巨偶Little Amal 進入會場,陪著薩摩亞氣候行動者Fruean一起站在講台上,講述氣候變遷緊急情況如何加劇了現有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婦女在面對極端氣候時所受的影響往往會比較嚴重。

  • 2021年11月10日COP26發布「加速向100%零排放汽車和貨車轉型的宣言」,有多個國家、地方政府、汽車製造商、汽車製造之投資商、金融機構、車隊運營商以及共享移動平台等簽署該宣言,承諾目標2040年或更早停售非零排放之汽車和貨車。

  • 在COP26期間,台灣青年透過參與YOUNGO,體驗了青年對外參與氣候政策討論以及制定的途徑和活動,如訂出全球青年宣言、青年氣候遊行、跨國跨社群合作、國際氣候行動網絡以及與九大官方公民社群輪番在COP26閉幕發表干預演說。

  • COP26為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後首度出訪,岸田首相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的領袖峰會上演講宣示...

  • 今年COP26大會中,東道主英國在11月10日交通日發表一項題為「加速向100%零排放汽車和貨車轉型的宣言」,其目標最遲在2040年前全球所有銷售的新車和貨車100%為零排放汽車,城市、州和地方政府的目標則於2035年前將所有公務或租賃的汽車和貨車車隊全部汰換為零排放車輛。

  • 地球上所有人都受氣候變遷影響,而落實氣候正義的重要原則就是「不要遺留任何人」 (leave no one behind)。青年作為未來氣候變遷最主要的受害者,亦是最有可能提出氣候變遷解決方案的貢獻者,或許也是能夠有機會補救的最後一代,因此,青年是不可或缺的利害相關者,氣候政策的審議與決策必須納入青年的聲音。

  •  為期兩週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於11月中旬落幕,全球領袖們已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確定延續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1.5℃之內的目標,並「逐步減少」燃煤發電與森林砍伐,以及超過三十多國共同簽署加速零碳排的電動車發展。

  • 在COP26前夕,國際上開始盤點各國在巴黎協定後的減碳成果,實際上是很不樂觀的。日前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便指出各國最新的減碳規劃,是不足以避免全球升溫到危險程度的(環境資訊中心、姜唯,2021)

  •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會議(COP26)簽署「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最具代表性的談判焦點包括達成減媒協議零碳排車輛宣示、美中聯合聲明承諾加強氣候合作,同時世界各國需於2022年底提交計畫,於2030年碳排放較2010年減少45%。

  • COP26氣候峰會已於11月13日落幕。作為COP21後最具重要性與代表性的締約方大會,COP26確實在全球數項減碳共識上有所進展,但多數專家認為,本次承諾目標仍然無法在20年內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根據目前各國的減碳承諾(NDCs),僅能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2.4度以內,且無法達成2030年依據2010年的水準減碳45%的目標。

  •  UNFCCC第25次締約國大會期間,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根據2019年9月紐約氣候行動峰會的討論基礎,發布「秘書長2019氣候行動峰會暨展望2020報告」。報告除彙整氣候行動峰會中12項議程的結論外...

  • 2015年《巴黎協定》目標訂定本世紀「將全球升溫限制在2°C下,並努力將升溫控制在1.5°C下」。而「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是作為實踐它的主要工具...

  • 自人們意識到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全球氣候造成的巨大傷害後,便不斷思考如何促進相關產業、部門減少碳排放,同時兼顧社會正義與經濟發展。根據過去經驗,各國政府不外乎藉由...

  • 近年氣候談判中特別強調由科學證據輔助政策制定,因此多份研究報告書於2019年陸續釋出,尤其此次COP 25主席Carolina Schmidt(智利環境部長)特別強調應重視科學報告帶來的結果...

  • 圖片遺失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之所以舉世矚目,因為它將翻轉這個世代、直到航往下個新局。然而,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地」力與我有何「災」?

  • 圖片遺失

    「地」力與我有何「災」?大家都知道,地球生病了、人類也不好過,因生活八成都與天氣脫不了關係;但大家不一定知道,我國非聯合國會員,近代最多國所簽署《巴黎協定》也沒我們的份,那新局會還對我們有影響嗎?綠色貿易障礙會是甚麼?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