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落地,立法院在今(2023)年1月10日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是臺灣氣候治理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定目標到底能不能有效達成淨零?引發社會各界討論及關注。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各國減碳條件大不相同的情況下,我們須重新回到「放眼全球、行動在地化」的基本原則。
在全球淨零風潮下,推動「不遺落任何人」的能源轉型將是落實永續發展的關鍵。正如2021年國際能源署「以人為本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委員會」所呼籲,打造更好的能源未來應將「人」置於轉型的核心。
在我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民眾參與程度」已成為決定能源轉型目標達成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而觀察公民電廠推動態樣,不論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發起、公民自主發起或系統業者發起,在推動過程中,政府、民眾(包含相關利害關係人)與系統業者三方間的溝通與協調尤為重要。
2022年迄今的俄烏戰爭,俄羅斯以飛彈轟炸烏克蘭,導致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毀壞、諸多區域大規模停電,進而影響冬季暖氣供應、居民可能逃離住所或是凍死,Independent(2022)、BBC(2022)先後報導:烏克蘭官員指出俄羅斯的戰爭行為是「能源種族滅絕」。
台灣公民電廠在這幾年逐步興起,歐洲國家的能源合作社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來源。一方面能源合作社在歐盟國家擔任著能源轉型的核心角色,根據較為樂觀的評估,2050年歐盟將有一半的人口自行生產再生能源,並且37%的電力將來自集體性的計畫(如再生能源合作社)之貢獻(Lowitsch and Hanke, 2019)。
「這是國境最北的公民電廠,也是核電除役後周邊社區首個公民電廠。」一個有地方特色(就算先天條件不良)、有歷史脈絡(反核的負面經驗)的社區電廠,能否扭轉大型基礎設施過去對於地方發展的負面意義,直接參與「地方感」的形塑?未來也許會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