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電廠

  • 臺灣電業法於2017年全文修正,將電業區分為發電業、輸配電業及售電業,除輸配電業應為獨占的國營事業外(參見第5條第1項),在綠能先行政策目標的指導下,不僅於電力供給的面向上,規範更加多元的電力提供方式,且在售電部分,售電業亦不再限由公營事業獨占(參見第2條第5款)。

  • 在全球淨零風潮下,推動「不遺落任何人」的能源轉型將是落實永續發展的關鍵。正如2021年國際能源署「以人為本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委員會」所呼籲,打造更好的能源未來應將「人」置於轉型的核心。

  • 在我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民眾參與程度」已成為決定能源轉型目標達成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而觀察公民電廠推動態樣,不論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發起、公民自主發起或系統業者發起,在推動過程中,政府、民眾(包含相關利害關係人)與系統業者三方間的溝通與協調尤為重要。

  • 2022年迄今的俄烏戰爭,俄羅斯以飛彈轟炸烏克蘭,導致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毀壞、諸多區域大規模停電,進而影響冬季暖氣供應、居民可能逃離住所或是凍死,Independent(2022)、BBC(2022)先後報導:烏克蘭官員指出俄羅斯的戰爭行為是「能源種族滅絕」。

  • 繼去年4月,總統宣布加入國際淨零碳排的行列後,今年3月國發會也發布了「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國發會提出的說明中,提到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會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 台灣公民電廠在這幾年逐步興起,歐洲國家的能源合作社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來源。一方面能源合作社在歐盟國家擔任著能源轉型的核心角色,根據較為樂觀的評估,2050年歐盟將有一半的人口自行生產再生能源,並且37%的電力將來自集體性的計畫(如再生能源合作社)之貢獻(Lowitsch and Hanke, 2019)。

  • 「這是國境最北的公民電廠,也是核電除役後周邊社區首個公民電廠。」一個有地方特色(就算先天條件不良)、有歷史脈絡(反核的負面經驗)的社區電廠,能否扭轉大型基礎設施過去對於地方發展的負面意義,直接參與「地方感」的形塑?未來也許會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 0619 civic powerplant 3

    「請問您有沒有聽過『公民電廠』?也就是由民眾出錢投資,收益由參與者共享的電廠?」,根據台大風險中心(2020)對以上問題的調查結果,回答「有聽過」的民眾約有四分之一(24.7%),但仍有七成以上(74.4%)民眾沒聽過公民電廠。接著問「請問您會願意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公民電廠?」的調查

  • 在後烏克蘭危機時代的歐洲聯盟能源政策中,提升公民能源自主權已成為一大重點。自2016年開始滾動的《全歐洲同享潔淨能源》包裹法案(Clean energy for all Europeans package)中,首次將消費者置於電力市場與能源轉型的中心,並強調地方層級的公民力量對歐盟達成碳中和、提升能源安全過程的重要性。

  • 「(魏明谷縣長)你不知道我們台西村的痛苦在哪裡,現在我們台西村幾乎每一戶都是一個老人家、兩個老人家,沒有半個年輕人,你看的出來,有沒有半個年輕人?沒半個...

  • 德國20年來能源轉型過程中,電力市場自由化,政府提供足夠誘因,民眾積極參與,開創上百個能源村。今夏以來,台灣陷入嚴重缺電危機,企業界憂心忡忡...

  • 風車與太陽能板的設置,在台灣經常引發民眾抗爭,在德國也有類似情況。德國再生能源有半數來自一般民眾與能源合作社,過去10年來德國的能源合作社快速成長...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