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衝擊的現況。2020年初,全球於新冠肺炎攪局下凍結全球經濟,促使油價崩盤甚至首見負油價的期貨市場,更進一步衝擊全球碳價的步調。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挾疫情衝擊全球航空業為由,正式展開暫緩2016年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通過的「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ORSIA)。
2019年9月20日,德國氣候內閣正式擬定了2030氣候行動方案(German 2030 Climate Action Programme),擬於歐盟排放交易制度外,於2021年起施行德國國內二階段碳排放交易制度,填補建築(供暖)、運輸部門的碳價缺口,今年5月20日,更進一步提高原定碳價...
疫情時刻,全球開始思索著如何藉由綠色振興方案以建構更好的未來(build back better),即振興方案應得以促使世界全面邁向永續、更具韌性的社會與經濟,以能更好的應對未來氣候、生態、公衛的危機...
2015年《巴黎協定》目標訂定本世紀「將全球升溫限制在2°C下,並努力將升溫控制在1.5°C下」。而「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是作為實踐它的主要工具...
自人們意識到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全球氣候造成的巨大傷害後,便不斷思考如何促進相關產業、部門減少碳排放,同時兼顧社會正義與經濟發展。根據過去經驗,各國政府不外乎藉由...
2019年,全球碳定價制度雖有新的成長,從2018年46個碳定價制度,增加到57個,約涵蓋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20%(1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排放交易制度:28個;碳稅:29個。此外,現行碳定價制度也強化了原本的管制,更好的回應其各自減量目標
面對今日極端氣候、空氣污染和產業發展等持續存在於臺灣社會中的挑戰,轉型已成共識,但怎麼加速轉型卻仍然莫衷一是...
這個來賓讓陳瑋一再嘆「世界觀被刷新」!
在全球化「大者大、小者滅」的遊戲規則、與講求「創新與研發」的潮流之下, 熟悉代工不熟悉創新與品牌的「台灣中小企業...
以美國主導、其貿易量占總額六成的TPP,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告,上任首日就退出TPP!引發世界大戰的要因之一的保護主義將再興?...
2016年為歷史性一刻!幾乎全世界國家都加入的Paris Agreement生效了!但川普揚言上任就撤回Paris Agreement,如何解讀?...
2016年11月4日巴黎氣候協定正式生效,我國雖受限於國際地位而無法成為巴黎協定等氣候公約的締約方,但政府應不得以此自限而延誤我國發展氣候變遷因應策略的責任...
最有效的轉型驅動力—「棒子」與「胡蘿蔔」,看來往往比比道德喊話更有力量!2016年《Paris Agreement》被視為敲響「碳定價時代來臨」的鐘聲,而中國大陸因目前排碳量、占世界第一...
今年(2015)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COP21)預計將產生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新協定!環保署長魏國彥指出,「以個人來算每年碳排11公噸,台灣高居全球排名第20名」...
在大崩壞的環境中,國際社會如何面對、因應與轉型?德國針對氣候變遷上成立「全球變化諮詢顧問委員會(German Advisory Council on Global Change, WBGU)」對於全球氣候、環境變遷議題從問題根源到政策建議有一連串系統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