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台灣如何透過能源轉型結合電業創新,以達到穩定電力供應、強化電網韌性的電力政策目標。本研究不僅從發電端關注電力事故與電力政策,也同時探究輸電、配電、售電等電力政策面向。
2015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和全台多個NGO共同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針對地方政府能源治理能力進行評比,今年為了因應國際淨零趨勢,新增氣候及淨零指標,並且首次納入離島縣市。
2021年4月22日總統承諾2050淨零轉型為臺灣的目標,在各界高度期待下,不到一年的2022年3月30日,國家發展委員會就公布了「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行政院並於2022年4月21日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送立法院審議,若稱2022年為「臺灣淨零元年」也不為過。
在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7項特別側重於能源領域,是與國際長期低碳轉型最為相關的目標之一。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在今年也公開了SDG 7的最新年度報告 — Tracking SDG 7: The Energy Progress Report 2021。本文整理並摘譯自這份報告中的執行摘要 (Executive Summary),試圖呈現全球現階段在SDG7上的執行狀況。
2021年五月,發生了二起嚴重的全國性停電事故,皆與高雄興達電廠的運作異常相關。然而,這不單純是人員或硬體因素所致,也與氣候變遷高度相關。對此,本期Open Energy將試圖釐清五月停電風波的歷程、直接影響與原因,再逐漸聚焦至全文核心,即氣候變遷電力系統調適的命題。
為了更理解民眾對於能源轉型、政策工具的支持程度,臺大風險中心委託全國公信力民調公司,進行「2020 年能源轉型調查」電話調查。於2020 年4月6至10日間,以全台18歲以上的民眾為母體,共完成1,087份樣本。包含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