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林木興、施怡君、周桂田(2023)。 〈臺灣永續治理法制建構初探:永續資訊揭露及其法律轉型〉,全國律師月刊,第27卷第8期,ESG專題,頁5-15。(全文下載網址:https://shorturl.at/hntx3)
隨著全球氣候危機日益加劇,各國正急需大量資金來進行低碳能源、交通及建築等永續投資計劃。綠色債券在此背景下嶄露頭角,成為一種受到矚目的金融工具,有效地將市場資金引導向對氣候友善的開發計劃。
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所成立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工作小組分別於2017年及2021年發布一套揭露建議書 ,建議企業以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等四大核心要素作為報告架構,並做出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量化揭露,提供投資者等利害關係人瞭解企業的重大風險,以進行適當的投資規劃與有效的資產配置。
你是否感覺天氣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短呢?這不是錯覺。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發表(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觀察未來台灣天氣會更極端,乾愈乾,濕愈濕,下雨天數變少,但總雨量會變多,而且年均溫不斷攀升,冬天愈來愈短,專家提醒在溫室氣體排放,無法降低的惡劣情境下,預估最快2060年
氣候變遷對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帶來的衝擊已無庸置疑。其中,氣候變遷對企業造成之風險將影響各國甚至全球經濟體系。緣此,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於2015年組成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許多科學研究都指出,親近自然可以有效調節身心靈健康,自2018年起,蘇格蘭的家庭醫師就正式將漫步荒野、海濱以及聆聽鳥鳴列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處方之一。去年許多經歷封城的國家,民眾長期居家缺乏戶外活動與社交,對身心健康產生了嚴峻的衝擊,...
德國永續金融委員會( SFC)於2021年2月25日正式發布「引領兆元流動:邁向鉅變的永續金融系統(Shifting the trillions — a sustainable finance system for 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