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再生能源總署認為氫氣有機會為能源部門的永續轉型帶來新氣象,更可能在各經濟體淨零碳排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目前,相較於其他能源,氫能的成本高出許多,因此相關運用仍侷限於少數產業部門中。 【外電】乏力的G20領導人峰會,為COP26的氣候談判帶來了不祥的開端 在COP26前夕,國際上開始盤點各國在巴黎協定後的減碳成果,實際上是很不樂觀的。日前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21)便指出各國最新的減碳規劃,是不足以避免全球升溫到危險程度的(環境資訊中心、姜唯,2021) 台大風險中心針對「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第26次締約方大會」 (COP26)之成果回應 ... 【中心聲明】氣候立法時刻稍縱即逝 臺灣應全面因應淨零轉型 臺大風險中心認為:政府須把握「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並且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之時刻,持續地與社會、企業進行政策溝通,以便讓世界看見臺灣與國際共同面對氣候危機的決心與毅力... 【轉載】名家觀點/堅韌之島建構新普世價值 誠如之前所言,新冠肺炎與氣候緊急將台灣推向世界歷史的舞台。疫情控制典範與口罩贈送,和大陸、美國、G7國家之疫苗贈送一般,放在普世價值的位階來看,具有道德的高度與並受到世界各國公平的回饋。 【轉載】春風華語.聚焦台灣/全球警報!氣候變遷已進入「緊急狀態」!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不做淨零,台灣就被邊緣化。為何全球都在拚淨零碳排?為什麼拜登全力跟歐盟爭奪減碳科技的霸主地位?為何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這件事,在台灣沒有人懷疑? 不只三高和抽菸 空污也會讓人...少活幾天!? 2021年五月,發生了二起嚴重的全國性停電事故,皆與高雄興達電廠的運作異常相關。然而,這不單純是人員或硬體因素所致,也與氣候變遷高度相關。對此,本期Open Energy將試圖釐清五月停電風波的歷程、直接影響與原因,再逐漸聚焦至全文核心,即氣候變遷電力系統調適的命題。 摸蜊仔兼洗褲,一兼二顧:聚焦短期氣候污染物 - 減緩暖化、保護健康 由於這些污染物除了造成全球暖化,亦是對人體健康有顯著危害,因此,聚焦改善短期氣候污染物排放,等於同時減緩暖化與保護健康,效果可謂一舉兩得。短期氣候污染物因為其影響立即、全球暖化潛勢高,再加上各國過去較少改善方針,因此短期氣候污染物減量被認為是「低垂的果實」,國際上也愈來愈重視改善短期氣候污染物。 第 1 頁,共 2 頁 12下一篇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