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輝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人文暨管理學院院長
「社區營造」各界期待不一
從一個教師走入社區,作為一個社區營造的觀察者與參與者,我發現各界對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的期待,存在著頗大的落差。
首先,從政府的角度而言,多年來政府設定社區(總體)營造為地方發展的主要策略後,就不斷從各個面向,強化經費補助的力道。到目前為止,這樣的作為不僅沒有減弱的傾向,甚至還持續在擴大中。政府支持這種政策繼續深化的原因,主要除了在理念上認為,這是促進公民社會在地實踐的最佳途徑外,也因為其成效不僅顯而易見,並且還遍地開花,政策績效十足有說服力使然。
其次,從社區居民而言,看到一波波來自政府經費補助所辦理的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吃、有拿,又能動一動,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所謂的社區營造理念是否落實了,實際上關心的人並不多。
此外,社區中介團體方面,他們介於政府與社區居民之間,是政府經費的補助對象、各項活動專案的執行單位,也是社區民眾的動員團隊。當接到政府的專案時,團體開始組織規劃、社區動員、活動辦理,忙得不亦樂乎。眼見社區居民因受動員而參與活動,團隊成員個個深受鼓舞,心中的使命感與成就感莫名而生。但社團成員這股熱情的續航力有多久,恐怕要視政府經費到位的情況而定了。
最後,像我們這種所謂的「專家學者」,因為擁有詮釋此一現象成敗的「話語權」,偶而不甘寂寞,也會來「插上一腳」,或許亦可帶上一筆。我們有些人站在外面,經常從自己的學術立場與觀點,就把社區營造的現象拿來評述一番;另有些人帶著崇高的理念,捲起衣袖與褲管,加入社區中介團體的行列,一起為帶動地方社區營造工作而打拼。
面對以上不同層面對社區營造的不同期待與解讀,我們該如何為現階段的社區營造現象做定位呢?
社區營造的「冷柴效應」
上述有關各界對社區營造現象的期待,實際上應該還會更複雜。因為政府作為可分中央及地方層級,中央有各部會,地方則又有各縣市之別;社區居民則受各地社區特性及個別民眾因素影響,呈現差異;社區中介團體異質性之高,亦然;而學者的論調更可能是南轅北轍。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概括這種多元複雜的社區營造景象?在此,我願野人獻曝嘗試提出「冷柴效應」這個概念,供大家一起思索與討論。
個人以為在台灣過去社區營造的過程中,社區的民眾就好比是一堆又濕又冷的柴薪,而社區營造正是要將它們燃燒起來。若火燒的愈旺,正代表社區營造創造的效果愈好,愈能散發出社區的光和熱來。然而,濕冷的柴薪不僅不易點燃,更別期待其自燃。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撒下的經費,就如同在這濕冷的柴薪上淋上汽油一般。此時,只要一點點星火,就足以引燃這堆濕冷的柴薪。而社區營造過程裡,部分熱心人士,或許組成社區中介團體,或者以個人志工的身分,積極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就好比是這堆濕冷柴薪裡的火種般,扮演著協助引燃柴薪的角色。「冷柴效應」在此一組合下,於焉而成。
社區營造在這效應下,部分社區燃起熊熊大火,顯示出社區經如此營造後,創造出輝煌的成果。這些社區不僅中介團體成員及志工積極的投入社造工作,就連一般社區民眾大都樂於參與活動,社區景象一片欣欣向榮。政府此時趁機,也不忘宣導一下政績,年年在各地區進行「績優社區」選拔。
然而,若從「冷柴效應」的角度觀之,我們懷疑:這些社區目前正燃燒著的大火,會不會只是政府澆上去的汽油所起的作用而已?實際上社區居民這些「柴薪」根本沒有燒起來,甚至還是濕冷的一堆?等到汽油燒光了,火種也成灰燼了,輝煌的社區可能又要黯淡下來了。
「公民社會」言之過早
如此而言,若要對現階段社區營造的成果下一定論,恐怕還有底下兩個面向需做思考。一方面,從「冷柴效應」的觀點看來,現階段有些社區表面上社造活動辦得有聲有色的,但這種現象會不會是一種「假象」?因為那可能只是政府經費被執行下的結果,而不是真的社區已被營造完成,達到居民社區意識高張,並能自動自發關心社區發展的地步。
另一方面,既然「績優社區」有可能是被政府的經費所「營造」出來的,那麼有些人樂觀地以「公民社會」已被實踐的說法,恐怕也要再三思了。事實上「公民社會」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冷柴效應」下有些社區所發散出的光和熱,確實很接近這種狀態。但如果此一狀態是被做出來的,它當然不可能會是一種扎實的「公民社會」。或許,我們仍可期待,當政府的經費退位之後,社區的這些「柴薪」也由濕變乾,甚至留下不少的炭火,並能持續延燒下去。屆時,或許我們再來評斷其是否已為「公民社會」還未遲。
社區之永續經營是關鍵
整體而言,「冷柴效應」作為現階段社區營造的一個註解,看似帶有貶損之意,實際上筆者仍對國家推動此一政策表示肯定的態度。蓋從社會變遷的角度言之,透過基層體質的轉變,才能夠打好社會總體轉變的基礎,並促使社會型態逐步轉變。因此,現階段政府推動社區營造的策略,從過去著重大型基礎建設,或辦理大型活動,轉變成輔導基層民間組織自主運作與社區經營。如此做法,確實才是改變社會基層體質,以達成社會轉型的正道。
雖然,政府採取的輔導手段仍是不斷地給予經費的挹注,才導致「冷柴效應」的產生。但此一效應最根本的問題,其實是社區居民原本的冷漠性格,而非政府給予的補助本身。現階段政府之所以一直提供經費補助,無非也是要喚起社區居民的熱情,培養其主動參與社區營造工作的精神。只是社區居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冷漠態度,恐怕是受到我們社會深層文化與社會因素的影響,一時之間還很難改變過來,「冷柴效應」也才會持續發生。
由此可見,未來社區營造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化解社區居民冷漠的態度,並喚起其積極參與的熱情來。藉由「冷柴效應」的啟示,現階段透過政府經費補助,以促動社區發展的做法,應該只是階段性,而非長期持續的推動方式。長期要進行的工作,則是要不斷評估任何作為,對社區居民熱情被喚起的程度。因此,現在要做的,應該要去看看這些「冷柴」是否已被燒乾了,甚至已燒出眾多炭火了,只要炭火還在,社區營造的火光則還會持續發散出去的。也就是說,社區營造並不缺現在的一把大火,而是要維持不斷有新的乾柴與炭火,能夠持續的延燒下去。如能做到此種效果,則實踐社區永續經營,建構新的、理想的社會型態,也將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