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由needs RADIO與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製播
本次來賓: 周桂田(台大國發所 教授/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主任) 林子倫(台大政治系 副教授)
報導一【台灣人心中「全世界最嚴重的問題」?台大民調:氣候變遷】 (20151218觀點新聞)
「台大社科院風險政策中心」週三(16)公布一份民調指出,台灣民眾認為「全世界目前最嚴重的問題」,67.9%受訪者認為是氣候變遷,是十個選項中的第一名,接下來分別是「貧窮、缺乏食物和飲水」有44.3%,「傳染病盛行」有38.1%。 對於「以高電價支持再生能源」,85.1%的受訪者表示願意;72%的民眾不認同「落實環保會阻礙台灣經濟發展」,並且66.5%受訪者支持「政府調整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結構」;而認為「政府已提出明確氣候變遷政策」只有39.1%。
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表示,這份民調說明了,現在已到「典範轉移」的時刻,台灣民眾開始要求減碳。 我們向他提問,如果民眾願意付出代價,為什麼油電雙漲成為馬政府最大的民怨之一呢?周桂田表示,「民眾不是不付代價,而是不支持不公平的電價結構」!他進一步說明,其中包含了工業用電補貼、家戶用電級距設計,政府都是要再審慎思考設計,並且,當時還有兩個大環境因素,「一為景氣,另外是政府對當下的物價上漲情況,是否有管制措施」,他回想起當時狀況說,油電還沒雙漲時、物價已經蠢蠢欲動了! 周桂田表示,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碳排放量」仍然高達 10.63 公噸,在全球 1000 萬以上人口的國家中,臺灣高居第 8 位,「遠高於大陸,也早不是這幾年的事」,而要於2050年降到聯合國UNFCCC期待值1.7公噸,是很大挑戰(編註:近五年的數值都高過10噸 )。
「台灣正面臨三大問題都同時撞一起的情況,包含能源轉型、全球減碳要求、空氣汙染」周桂田告訴我們。 他指出,COP21宣示性了「結束化石燃料時代、朝向綠色經濟」,「但台灣能源政策還非常不清楚」,大家還在辯論未來燃料是甚麼;歐洲商會11月時曾直指台灣沒有明確的核能政策,雖然「非核家園」有共識,但要如何兼顧讓產業界感到不缺電?執行路徑不清楚! 周桂田憂心,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近年來只提高1%,各國再生能源佔比都在迅速提高,若沒趕上這一波,專利都被大廠拿走,則台灣下一步不知道該怎麼辦。 記者有留意到台大社科院風險政策中心團隊,編譯了「德國能源安全供應倫理委員會」,所提出德國能源轉型的執行策略,他山之石對台灣的啟示為何?周桂田說,德國強調了「集體的努力」(Collective Effort)的重要性! 記者提問,怎麼看待有人倡議的--成立一個行政院位高的單位,來綜理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周桂田回答,「我贊成,但真正重點在於執行力、與跨部會整合」,他說,其實2000年時,就有「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但宣示作用重於實質效果,而且,「很多台大的教授也有從政經驗的,都說政府各部門之間,實在太不溝通了」! 周桂田表示,普遍認為最有效改變群眾行為的「碳價格」、「碳稅」--讓生產時的碳排放,直接反映在售價上;此事雖在巴黎協定中未觸及,但應該是未來方向,「不能只把責任交給政府,公民參與絕對必要」。
報導二 【COP21現場:美中法領導,傳達「碳定價時代來臨」!】 (20151218觀點新聞)
在台灣,談起長期觀察並堅持親臨聯合國峰會現場的人仕,大家會馬上想到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這次峰會他也不例外。 林子倫在接受我們專訪時表示,美中法皆展現領導格局!而由各國提出各自的「自主減碳承諾(INDC)」,《巴黎協定》可說是傳達了很強烈的信號,那就是「碳價格」的時代來臨!生產過程中碳的管制要開始了!雖然,歐洲曾面對了碳交易市場的崩潰,但從今以後,全球都是同一方向,產業資金不用再觀望了! 林子倫說,雖有人批評《巴黎協定》宣示大於實質意義,因為減碳期程不夠明確、又無法律約束力,「但強制性反而容易造成很多國家退怯,不一定是正面效果」,「而且各國減碳計畫當然不同,因為其中包含自然條件、戰略、產業、發展資金與技術等差異」,他說,聯合國峰會是各方利益妥協的過程,通常,單次的談判也不可能完全放入所有提議。
「這次是兼顧法律的彈性設計,使各國對國內交代時,都可成局」,林子倫舉例,為了顧及排碳大國美國的政治現實(編註:《京都議定書》雖然納入工業化國家,而作為工業化大國--美國,之所以沒簽署,因為時任副總統的高爾雖現場簽了、但回國後遭續任總統小布希撤簽),因此分為「協議」與「決議」兩塊,是要讓美國通過內部的相關法案,所以,「協議內文大多是機制、與原則,不牽涉太多目標。」 「而中國也在這次更確立了發展中國家的領導地位」,林子倫進一步說明,中國經歷這麼多年的經濟發展,也到了歷史轉折點,近年,透過能源自主性、投資再生能源、改善霧霾等,不再像過去是因應國際壓力而減碳,而她也展現企圖心,想在轉變過程中取得先機。 林子倫表示,法國功不可沒,被媒體普遍封為「攔路虎」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法國外長兼大會主席法畢斯就親臨拜訪了14次!林子倫進一步說明,議程設計有巧思,這次峰會是採各國領袖開頭先致詞,所以談判代表都得到了方向,比起2009年根本哈根峰會是領導人最後登場,當然這次有方向、好辦事。 《巴黎協定》改變了人類生活模式嗎?林子倫指出,碳定價的時代來臨,而能源轉型的大趨勢—許多人都是談「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而非「幾成」而已。 他說,值得注意的是,協定中明文載入「城市與次國家體系」和「非締約方的權益關係者」的腳色,林子倫說明,目前全球溫室氣體70%來自城市活動,而預估到2030年,會有80%人口住在城市,所以,城市、NGO、NPO、社區、學術單位等參與,益發受重視;還有,化石燃料補貼的改革。 而性別(婦女)、人權、原住民、世代公平、青年、氣候正義等,也明文載入協定,成為除了因應氣候變遷外,近200國有共識遵行的發展方向。
節目回顧:
收聽時間:
【首播】每周四21:00,【重播】每周五2:00、9:00,【精選】每周六、日21:00。
收聽方式:
一、網路收聽
needsradio首頁點進去後,可點選「on-air線上收聽」或「手機收聽」,即可收聽節目。
二、行動收聽
HiChannelRADIO: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mobile/index.do?id=1060
三、中華電信MOD機上盒收聽
MOD首頁選「音樂廳」→「廣播」→「生活類」,選「needs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