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怡亭 中心助理研究員
「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系列二於2017年9月開始進行,以「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為主軸,分別針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空氣污染、國土計畫進行探討。
2017年11月24日,於立法院群賢樓801會議室進行「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展望」主題論壇,由立法院陳曼麗委員和尤美女委員開場。陳曼麗委員提及空氣污染的問題至今仍是嚴重,故此次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龍世俊研究員擔任講師,以及環保署空保處蔡鴻德處長分享,提供我們在空污政策推動的助益。尤美女委員也表示,在空氣污染議題上,看見了民間團體耕耘許久,但卻沒有很顯著的進展,故,今天特地到場聆聽龍研究員的研究與分析。
龍世俊研究員的演講題目為「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展望—建立「健康導向」的空污防制」,龍研究員認為在空氣污染政策中應建立新的核心價值,以掃除治理面、科學面、社會溝通面的盲點,而這核心價值在於「降低健康風險」,以健康為導向、環保為考量。像是污染管制的責任,應由傳統的「環保政策(機關)負責」轉型為「政策環保(所有行政機關共同負責)」的空污策略,作為新的社會進步價值。
接著,龍研究員說明要建立「健康導向」的空污防制,政策的介入點應從環境治理、污染防治、暴險途徑切入,可降低社會經濟成本,故提出掃除治理面、科學面、社會溝通面的盲點。首先,治理面向上,應「提供法源以有效管理小型社區污染源」以台灣社區為例,相對於大型污染源,小型污染源更是直接、瞬間曝露在生活尺度中,造成民眾直接的健康影響,同時成千上萬污染源的累加,對大環境的濃度貢獻也有影響;「建立權責相符機制管理中大型污染源」在於建立監督平行機關及加強經濟部、科技部等各部會所應負責任及義務;「降低排放源的排放量管制下限」環保署須重新審視管制限值。再者,科學面的盲點則是「以實際觀測數據做為主要政策擬定依據」包含善用微型感測器以及模式推估不確定性,實測值及模式推估相互驗證;「加強污染源指標物的分析以溯源」如重金屬、有機氣膠指標物。
第三,掃除社會溝通面的盲點在於:「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各部會的溝通為永續健康社會發展的重點;應「以降低民眾實際暴露濃度」作為主要政策目標,了解民眾實際暴露的主要來源,破除管大不管小的管制作為;「鼓勵創新的管制策略解決民眾切身問題」,例如:台北市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環境影響評估審議規範中餐飲業位於住宅區者,不得使用瓦斯及電子以外易致空污之燃料。最後,龍研究員總結,針對空污防制策略應建立「健康導向」、「政策環保」之核心價值,以降低健康風險為政策重點。
緊接著,由環保署空保處蔡鴻德處長分享對於空污防制的政策經驗,特別是在宮廟的部分,與廟宇取得減香、減金的共識。環保署的立場一直以來沒有要去禁止燒香,目標及宗旨皆在於保障民眾健康,就如同龍研究員所說,降低健康風險也是環保署在推的重點,環保署預計從固定污染源中幾個污染熱點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如高雄、彰化大城等地區,比照美國加州的多種有害污染物暴露管制計劃進行細部的調查。再者,蔡處長提及柴油引擎的部分,在移動污染源中佔蠻大的污染暴露量,加上技術上的限制沒有更有效的處理設備來解決老舊柴油車直接污染的排放問題,故在此次14+N空污防制策略中將老舊柴油車輛汰換是政策重點之一。
另一方面,餐飲業目前全台衛福部有列管的大概有7萬多家,加上其它統計資料小吃店大概有12萬家,環保署將數量之多的餐飲業區分出類別管制,現在的店家也比較能接受安裝處理設備,特別是夜市的部分。夜市的發電機都是柴油引擎,現在政策宣導也在推環保夜市,即統一拉管線供電給攤商。除了餐飲業外,民眾較常關注的是大型污染源,例如,工廠晚上有偷排的情形,這時微型感測器的佈建就提供了很好的運用,未來會再安裝1萬2百多的點佈建高階感測器,以及過去對於中小型鍋爐沒有列管的部分,同樣的在此次空污防制策略中一併納入,一律汰換成瓦斯。最後,蔡處長表示近年來民眾對於空污的關注,除了柴靜《穹頂之下》紀錄片影響外,國內媒體也不斷地報導,整體來說對於重視空氣品質及改善污染有著正向的幫助。
接著,國會幕僚及來賓們依序提出問題。首先有助理提問,雖然僅有大工廠煙囪適合裝設監測裝置,但小工廠的煙囪亦可透過業者自主尋求第三方監測。龍研究員回應,許多社區小工廠是沒有煙囪的,但還是會影響鄰里,如汽機車修理行生活尺度範圍內的管制;亦有來賓建議空污管制不僅由環保署管理,應透過修法,加重主管機關之責任與義務,如農廢燃燒須納入農委會、船舶用轉換納入交通部等。蔡處長說明,此次空污法修法將去除「會同」立法作業,改由「會商」與監督行事,並納入公聽會機制,促進各部會提出建議再入法。
演講尾聲,由尤美女委員總結此次論壇,說明龍研究員及蔡處長給了我們一些新的觀念。防制空污必須要從健康導向去做才能全面普及,亦要政府層級透過各部會一齊努力。委員亦表示以往發現空污問題皆一直原地踏步,今天演講給了我們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