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

文章瀏覽點擊數
8343417

【活動回顧】臺灣風險社會論壇-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二)

文/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編輯室 陳信仲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與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於今年(104年)8月1日共同舉辦臺灣風險社會論壇—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學者與談場次邀請到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主持,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研究員、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暨研究所沈建全教授、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洪文玲主任共同與談。

一開始,本場次主持人周桂田教授即指出,引言人李遠哲博士從相當廣闊的角度出發,從氣候變遷對世界影響進行探討,本場論壇所觸及的問題不限於高雄氣爆,而是能從來高層次到能源選擇、產業轉型以及等等對現今臺灣嚴禁的問題來做切入。總統大選來臨之際,檯面上雖然沸沸揚揚,然而風險與氣候變遷問題終將超越國界。周桂田教授指出,臺灣是治理轉型怠惰,在追求勞動權等等都怠惰,在以前臺灣並不缺轉型與改革,但至今就變成不可抹滅的痛苦。

2 2

 

 

  與談人中研院蕭代基研究員進一步提到,國際上來推動永續發展,從八零年到現在是失敗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是褐色的經濟,我們必須轉型,轉型到永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也就是綠色經濟。至於如何轉型,以及其原因在哪裡,蕭代基教授表示,就過去而言,永續發展政策算到現在有五十年,都是短期的、治標而應景的策略,根本的策略都沒有要去做,根本的問題之一,是因為我們都吃完了「低垂的果實」,容易開採的土地資源都用光了,剩下都是開採困難的。在能力方面,臺灣人力資源的潛力,都已經到極限,在科學的研究發展上也到達極限,我們會逐漸到達成本變高、效益變低的境地,這是一個定律,這也是人類社會相當自然的發展,這亦是一個原因。再來,效率的提升也使得價格下降,使用的更多,使得用量增加,在效率提升的同時必須提升價格或加以管制,然而現在的世界都以為效率提升可以減量,只有經濟誘因加進來才可以解決。市場失靈、人們與未來世代的關係皆是大家的共同責任,然而我們這一代所考慮的都是短期的決定,並沒有考慮到未出生的世代,這是必須關注的。最後,人們有被經濟成長所綁架的危險,認為經濟發展不成長是災難,是相當嚴重的問題,政治人物可能就因此無法當選。

  至於解決方案,蕭代基研究員指出,經濟、環境與社會三角鼎立的發展,是現在的發展模型,但綠色經濟是三個圈,社會與經濟兩個交疊的圓,要在環境這個大圓之中。尊重環境、代際公平、長期觀點與人類福祉是重要的綠色經濟議題。在資本方法,綠色資本不是要減量,而是有許多資本搭配而成的策略,人們都一直追求盈餘和匯率,並且都在追求低成本的生產方式,使得我們無法發展高附加產業,我們必須把、盈餘、匯率與稅的政策加以改革,這是重要的。在代際公平上,後代權益促進機構必須被放在立法機關當中,例如以色列就會有未來世代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有權利審查對後代有影響的法案。企業的社會責任必須寫在法律之內,而不是淪為口號。人造資本上,以需求面管制進行發展,能源部分,能源必須有供給總量的管制,希望成為地方政府對汙染產業進行管制,制度面必須是大家加以研究的部分,跨代的公平正義也是不可忽視的。

  緊接著沈建全教授以高雄氣爆的受害者與教授的身分進行發言,其表示石化產業的上游是能源工業,接下來的中游是輕油裂解,合成原料生產廠才是臺灣主要的部分,至於為什麼是說這是一個犧牲體系,是因為大部分石化公司總部設在臺北,廠房設在高雄,在這些地方這樣的犧牲體系更加徹底。而為什麼位有氣爆的情況發生?就是因為規劃不良。高雄氣爆災害損失慘重到高雄政府去收規費,損失的163億,大概還要再收105年才夠。

 

 

  沈建全教授表示,高雄還有水體汙染的問題、土壤汙染等等。住在距離工業區相當近的自己的家人,咳血,罹患癌症、表示健康風險越靠近工業區就越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在北高雄也超標,高雄市雖然對氣爆進行補救,卻也沒有實質的改變。氣爆事件法務部說高雄違法,高雄也不敢斷油管。只有用都市計畫的方法,以法律加以管制,才能加以預防。這些企業不能只賺自己的錢,增加我們的健康風險,VOCs加上PM2.5,我們不知道怎麼存活。至少短期內,應該做好管線檢查,然後中期目標,三年內應啟動都市計畫廢除石化管線,長期目標的話,五年內應該要檢討產業與能源政策

  周桂田教授補充說明,指出東亞發展型國家包括韓國、日本與臺灣都是褐色經濟,整個世界如果要轉向綠色經濟,必須加以更加深刻的轉型。關於公民議題也跟資訊透明有關。

接著由洪文玲教授講解關於公民議題與資訊透明的議題,她認為,在臺灣現代社會中,有很多都是科技議題,並且跨了很多領域的學門,如何把空污與能源成為有效的公民教育,是重要的。從歷史上來看,工程的災難都會引來很多反省。工程師養成重要的一部分,其實是文書記載,為了避免重蹈同樣的覆轍,鐵達尼號、挑戰者太空梭等都是工程安全與工作倫理的重要問題。在高雄氣爆的後續,有很多的問題,是跨部的專業訓練不足,地方政府人員必須獲得定期訓練,這些服務都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至於社會需要的是怎樣的企業社會責任呢?洪文玲教授表示,要有更多的研究,是在建立安全工具等等的措施,公共教育必須要是公司的責任。我們應該要有在地的公民科學訓練。高雄市必須對空氣相關的訊息以及相關的災害,加以給予學生知悉。在日本,311地震後,用輻射探照器排出輻射風險地圖,都是實際的例子。臺灣公民需要培育世界的空氣、能源有關的知識的見地,空氣品質研究的領域在人文社會都缺少研究,而高度集中在技術研發上。莊秉潔教授的研究被跨領域地應用,相關的議題也有研究的空間。在教育上,高雄氣爆之後,相關的教育協會靜悄悄的,或者工程倫理被說是公共之中不能說的議題,這些都是問題之一。洪文玲教授認為,專業支持的公民科學才能消除科技議題的門檻,大家一起面對才會有希望

  周桂田教授最後總結,從褐色經濟、綠色經濟到資訊透明,都是永續治理重要的部分,現在的官員還把資訊透明的要求當作不合理的要求,是相當不進步的,我們應該共同努力。

 

【活動回顧】臺灣風險社會論壇-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一)

【活動回顧】臺灣風險社會論壇-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二)

【活動回顧】臺灣風險社會論壇-空氣污染與能源轉型(三)

 

風險vlog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