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勁萱 中心助理研究員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科技部人社中心)合辦「『1.5℃下的系統轉型』研習營」,期望透過人文社會領域之專家學者的參與討論,對臺灣社會的能源轉型議題,有理論層次的探究及具體行動方案的研擬。
科技部人社中心周素卿副主任希望藉由研習營的活動,能使與會者思考學術研究如何成為政策及社會行動,並將研究與行動之間聯繫起來,建立知識行動網絡。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接續這樣的談話,希望所有參與者在本次研習營除了談論轉型的概念之外,亦能著重相關研究與國際網絡的連結。
圖一 主持人周素卿教授致詞
研習營第一場臺灣與國際新知議題中,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副主任形容現在的全球暖化是進擊和失速的,從IPCC 1.5℃特別報告系列來說,溫度上升的幅度越高,全球的衝擊會越劇烈。故在面對1.5℃目標的挑戰,需要更積極的減碳目標,以及相關調適措施的配合。接著,周桂田教授提及現今重要議題之一是如何將氣候知識和資訊,落實於社會意義和生活層次。臺灣氣候變遷的轉型壓力可以從三螺旋運動來談,涵括能源選擇、產業轉型和空氣污染的問題交織。若從德國學者Ulrich Beck的反身性現代化到轉型管理的討論出發,看待社會轉型過程的困難,除了需要政策願景之外,也需要有試誤的空間。而周桂田教授認為若只談論臺灣的轉型狀況是不夠的,還需要看見整體國際情勢的影響,這也是期待後續的討論過程中有臺灣的經驗外,亦能與國際研究和案例對話。
圖二 講者許晃雄研究員(左)及周桂田教授(右)
研習營的討論主要針對兩個主題,分別由兩位講者先行分享後,再由與會者進行一小時的討論。主題一以氣候變遷之下社會變革及轉型作為討論主軸,首先由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張國暉談到轉型理論,從風險治理和轉型管理的不同理論脈絡和概念演進,看待氣候變遷的議題,並著重於轉型管理四個途徑,對應不同的社會情境,為社會轉型討論提供完整的理論背景。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瓊婷則以社會需求面為出發,來討論氣候變遷之因應方式,如資源的使用及消費型態的改變等,張教授在會議中也進一步提問能否在維持消費水準並且不等待科技突破的前提下,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並從共享的討論出發,探究共享的概念是否能為解方之一。
圖三 講者張國暉副教授(左)及張瓊婷副教授(右)
由主題一延伸的第一次分組討論,為呼應先前講者的議題,並針對氣候變遷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架構進行討論,企圖與社會創新、行動實踐及國際研究做出進一步的連結。在各組不同專業背景學者的激盪之下,從國家及產業面向看待氣候變遷與減碳治理,亦由下而上看待民眾及社區如何主動參與在社會轉型之中,並在永續研究及災害任性的探討如何與國際研究呼應。
圖四 第一次分組討論熱烈
圖五 第一次分組討論熱烈
第二個主題聚焦在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工具上,先由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蕭代基研究員,從深度減碳路徑研究的經驗出發,探討臺灣節能減碳的政策工具,如何達成深度減碳的設定目標。此外,在綠色稅制改革上,能源稅和碳稅是深度減碳的必要工具,但仍須面對如何提高公眾接受度和政策穩定性等問題。臺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則從臺灣碳定價制度建置與挑戰,探討發電過程所造成氣候變遷和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如何反映出來。碳定價的重要性在於對既有體制的反省、外部成本的考量,以及企圖將民眾對於能源轉型的討論接合在一起。碳定價制度的建置和執行,除了政府的規劃和推動,還要強化公眾溝通,提升公眾接受度。
圖六 講者蕭代基研究員(左)及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右)
第二次分組討論延伸主題二報告內容,著重於臺灣推動綠色稅制的過程,如何與政府、產業及社會溝通共識之間產生連結與互動關係。各組的分享認為由於政府對於低碳經濟沒有明確的面向,同時也面對政府跨部會合作的困難,此外,產業界如何課徵能源稅和碳稅,以及設定減碳目標,為重要的課題。民眾對於政策的接受程度亦是重要的,除了可以從社區和教育著手,還須重視民眾媒體和公民素養,以及媒體的重要性。與會者戴興盛教授補充,其認為若沒有課稅的話,就沒有所謂的節能減碳,問題不在理論層次,而是在政策接受度的層面,能源稅和碳稅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圖七 分組討論後組員報告
圖八 戴興盛教授發言
最後,主持人陳于高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提及跨部會機制的重要,但仍遭遇困難,若要解決問題,需要學界和民間的投入,一同面對和解決。周桂田老師亦回應,如果學界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和整合進來,便是知識網路的擴大,希望透過捲動更多的影響力,以此生產出臺灣能源轉型路徑的政策建議。
圖九 主持人陳于高特聘研究員、蕭代基研究員和周桂田教授進行會議總結
臺灣與國際新知︰氣候變遷科學最新資訊(許晃雄特聘研究員部分)
臺灣與國際新知︰氣候變遷科學最新資訊(周桂田教授部分)
主題一︰氣候變遷下之社會變革及轉型(張瓊婷副教授部分)
主題一︰氣候變遷下之社會變革及轉型(張國暉副教授部分)
主題二︰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工具(蕭代基研究員部分)
主題二︰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工具(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