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

文章瀏覽點擊數
8345485

【活動回顧】科學家與記者的第一支舞:彼此的期待與互動

 

文/本中心科技媒體中心研究團隊

  受到科技部科技、傳播與社會學門的邀請,Hans Peter Peters教授於今年(2017年)11月訪臺展開一系列學術交流。Peters教授的首場演講在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風險中心)的邀約下,於11月14日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此次演講以「科學家與記者的第一支舞:彼此的期待與互動(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What they expect from each other and how they interact)」為題,分享科學家與媒體之間的溝通,以及兩者的互動如何形塑整體社會的風險感知。演講由風險中心周桂田主任擔任主持人,同時邀請籌備中的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計畫團隊共同主持人,臺大生醫倫理中心蔡甫昌主任及臺大新聞所林照真所長共襄盛會。

 

Hans Peter Peters教授透過三張圖讓大家瞭解科學家與記者在溝通上的鴻溝。

 

 

  Peters教授為了更明確的呈現科學家與媒體之間的差異,透過問卷調查蒐集數據。此份調查包含了16個不同研究領域、超過1500位的德國科學家。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羅尹悅博士後研究員,也曾以同樣的問卷調查臺灣生命科學家的現況,並與德國的科學家進行比較。Peters教授在此次演講,將透過四個主要的問題進行討論:一、科學家與媒體溝通的頻率與管道;二、科學家是否有針對記者的期待進行回應;三、記者是否有針對科學家的期待進行回應;四、在互動後,雙方又是如何評價彼此的互動及其影響。

  Peters教授以科學家與媒體之間的歧異與落差作為討論的開端,指出科學家與媒體之間會產生認知的鴻溝,並非個人或職業的因素,而是基於兩者對於科學的定位、目標以及認定的方式有所不同而造成。因此在溝通時,會因為雙方各自擁有不同的知識語言、目標、溝通品質與時空框架,而導致雙方產生差異,並形成一種緊張關係。但Peters教授認為這種「緊張關係」不一定是不好的,因為透過社會不同系統的相互碰撞,將會為社會激盪出更大的創造力。

 

Hans Peter Peters教授:「自80年代開始我們累積了很多國家對於科學和媒體溝通的資料,其中也包含了臺灣的數據。我們使用這些資料來探討科學家與記者的關係。」

 

 

  針對科學家與媒體溝通的頻率與管道而言,Peters教授的研究顯示,不管是臺灣還是德國,科學家與記者接觸的頻率都比預期中來的更加頻繁。以德國而言,整體有75%的科學家在過去3年內曾與媒體接觸,臺灣則約60%。同時在德國、美國或其他國家,有管理、領導階級功能的科學家越容易接觸到媒體的現象。而臺灣的科學家雖然也有同樣的趨勢,但相對來說較不明顯。

  在管道的部分,由於近幾年新的社群媒體興起,科學家偏好直接與大眾進行溝通的比例有所上升,因此即便媒體仍是科學家與公眾進行溝通的主流,媒體對此現象仍需要作出因應。

  綜合兩者的討論,Peters教授認為影響科學家參與媒體的程度,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個因素為科學研究的領域是否跟大眾相關;第二個因素為科學家本身的曝光度高不高,例如科學家是否擁有個人網頁,或是有參與公部門的職位、是否之前有在報章雜誌上出現過;第三個因素為是否容易被記者接觸到,例如常常出國的科學家,就不容易接受記者訪問。另外科學家是否準備好要和記者合作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為很多時候記者的訪談都是比較臨時,科學家不一定能夠配合;最後一個因素則是科學家本身的權威性,例如說科學家若作為研究計劃主持人,就比較容易因為宣傳研究而出現在報導中。以上幾點因素都可以作為我們未來反思如何提升科學家參與媒體程度的具體做法。

 

Hans Peter Peters教授說明科學家的角色與媒體互動彼此具有相關性。

 

 

  其次,在科學家是否有針對記者的期待進行回應的部分,Peters指出在其調查中令人意外的是德國的科學家在「訪談內容是否應具娛樂性」的部分,與德國的記者期待相符,都認為應該對此有所期待。反觀臺灣的科學家相對較不認同應該配合記者的要求。綜觀調查內容,科學家對記者的期待包含,科學家希望能夠更主導報導內容,並認為記者必須在報導中加入一些科學準則,例如除了研究的結論外,也應包含研究的過程,並以科學家在該領域的專業而非媒體曝光度作為準則。此外,記者應該尊重科學專業的優先順序,有些尚未通過論文集、科學雜誌刊載的內容不應該先被報導。最後科學家則是希望記者要更支持科學家的科學目標,協助對民眾的教育工作。

  從媒體的觀點來看,對於科學家作為文章的主導者,記者大多持保留態度。同時媒體本身也認為在受訪者的選擇上,並不該只是以科學家在該領域是否專業作為唯一考量。在媒體是否只能報導已發表的文章上,記者亦認為即便是報導也應該有不同於發表文章的新結果。但其同意媒體應該更完整的去紀錄科學內容,並對民眾負擔教育的功能。但有趣的是在科學準確度上,德國的科學家與記者都認為不能妥協,但臺灣的科學家對於大眾的知識涵養期待不高,反而可以容忍稍微扭曲資訊或誤差。

 

Hans Peter Peters教授從記者對於科學家的期望以及科學家對記者的期待兩種不同的面向來揭示雙方的鴻溝。

 

 

  最後Perters教授指出有關於記者與科學家的互動與事後對於互動結果的價值評估,在訪談後的回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家的所轄大學、研究中心的回饋,另一種是來自同僚的反饋。兩種來源的反饋大多是都是正面的,但是臺灣的科學家會獲得更多的正面性反饋,德國科學家獲得同僚正面反饋的機會比較少。同時,臺灣的科學家大多覺得接受訪問對自身未來發展有幫助,德國大多中性,認為沒有特別有幫助。有關整體訪談的滿意度也是,大部分的科學家對訪談都是滿意,少部分有些不滿或是覺得普通。

 

Hans Peter Peters教授最後認為「毋須絕望,但可以擔心」。現在雖然很多科學家已經在致力於媒體溝通,但仍缺乏足夠的專業科學媒體記者。

 

 

  在演講的尾聲,Peters教授指出在科學家與媒體之間的關係上「毋須絕望,但可以擔心」。現在有許多科學家開始重視且致力於媒體溝通,但仍存在缺乏足夠專業科學媒體記者的問題,這是記者與新聞媒體的危機。也是在資訊取得的管道越來越多元的情況下,必須面對的問題。Peters教授針對臺灣即將要成立的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也提出重要的兩點建議:第一點臺灣的科技媒體中心應該要更加強化報導的獨立性,儘量避免與原有的科學媒體競爭;第二點除了關注科學議題外,仍要多更多關心其他社會議題。

 

風險vlog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