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

文章瀏覽點擊數
8229846

【活動回顧】告別碳時代 轉型加速度:2018臺灣風險社會論壇-超越14+N的空污治理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的臺灣新願景

告別碳時代 轉型加速度:2018臺灣風險社會論壇-超越14+N的空污治理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的臺灣新願景

  論壇影音回顧   簡報檔案下載   SDGs永續發展目標問卷意見結果 

 

文/中心助理研究員 徐健銘、林木興、文編小組

  面對今日極端氣候、空氣污染和產業發展等持續存在於臺灣社會中的挑戰,轉型已成共識,但怎麼加速轉型卻仍然莫衷一是。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於今年1月17日聯合主辦「2018富邦全球化講堂暨臺灣風險社會論壇」;以此作為平台,邀請專家、學者、公部門以及公民團體,一同關心臺灣未來發展願景,如何加速告別以化石燃料為主體的社會與經濟思維和體制,接軌到新社會與經濟趨勢之中。此次講堂亦感謝富邦金控贊助,與研究合作「深度減碳,邁向永續社會─邁向深度低碳社會:社會行為與制度轉型的行動研究計畫」支持。

  上午以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專題演講與綜合座談後,下午場次為臺灣風險社會論壇,分別以「超越14+N的空污治理展望」以及「SDGs與臺灣前瞻願景—新想像、新機制、新共識 」為主題,就臺大風險中心最新的空污研究成果,以及聯合國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對臺灣社會發展願景的意涵,邀集各方代表共同討論。第一場次「超越14+N:臺灣空污治理展望」,邀請到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鄭芳怡副教授、行政院環保署空保處蔡鴻德處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許心欣副會長、臺大風險中心王瑞庚博士候選人、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施佳良博士共同與談討論,並且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主持此場報告及隨後的座談。

 

  臺大風險中心研究團隊王瑞庚博士候選人以「銜接政策與民眾感知(爭議)之科學與風險溝通」為題進行報告,提及近年PM2.5污染有改善,但是以AQI標準PM2.5自動測站濃度仍嚴重超標、重災區改善有待加強。在空污減量政策上,可以借鏡美國環保署,強健風險論述才能支持政策;按照實證科學,以貢獻量為基礎來制訂減量,是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在此場綜合討論中,鄭芳怡副教授以「從大氣的變動談空污問題」為題,分享臺灣地區主要天氣形態、大氣的變化如何影響空氣品質,其中將天氣型態與空氣污染物濃度交叉分析,瞭解其污染特性,以作為空污預測分析的依據,也發現排放量減量措施雖能降低年平均值,但是當通風條件變差時如高雄地區,對高污染事件的改善仍是有限的,因此釐清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來源,為解決空污重要關鍵,而污染來源分析,也須針對不同天氣型態,不同地區來評估排放貢獻量值。

  蔡鴻德處長從「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談起,分享如何進行紅害減半大作戰,並且強化原空氣污染防制作為,其中針對固定污染源,優先推動四大國營事業空污減量、鍋爐汰換、餐飲業加裝排油煙防制設備、修正空氣污染防制法、針對民營電廠及防制設備進行減量盤點,另一方面針對移動污染源,108年底前全面汰除二行程機車與老舊柴油車、強化港區空氣污染防制行動、加嚴移動源管制、強化購買大巴與大貨車誘因,希望多管齊下以強化減量工作。

 

  許心欣副會長帶來空污「重災區」第一手的經驗與感知,分享去年台中、高雄同步舉辦民間反空污大遊行,民眾也愈趨關心空氣污染,但是行政院過晚將空污法送進立法院,導致無法在本會期審議,其中有部分條文進步,但是很多條文都是倒退的,污染管制作為仍須與經濟部會商。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擬限縮地方政府審查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之權力,而高雄之火力電廠降載幅度較台中小,如果沒有配合其他固定污染源降載,其污染減量之綜合效益小,並且有南電中送的情況,呼籲中央政府應更加重視空污重災區或是區域差異,因為可能北部空污有減量、但是南部空污沒改善,不能只看空氣污染全國年平均值、緊急應變中心不能等到全國一半以上縣市紅害方開設,寧可過度預警而不可輕忽以待。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施佳良博士,談及公民科學將政府空污管制延伸到公眾參與治理,並且以美國為例,提到公眾如何辨識空氣污染源,並且尋求觀察或監測方式與結果,以反饋到地方政府的空污管制政策的制訂依據上。杜文苓教授總結,很多與會者對於環保署在空污治理上有所期待,而空污治理不只關於健康風險,也涉及科技與產業創新。

 

  第二場次「SDGs與臺灣前瞻願景—新想像、新機制、新共識 」,則邀請到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周素卿教授主持,以及循環臺灣基金會張振亞董事、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嚴德芬創辦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常務理事、及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參與與談。

 

  張振亞董事從社會基礎需求和地球承載極限兩概念切入,說明要達成SDGs,必須照顧到人類的基本需求,同時又不超過地球的承載極限,這需要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思維。她進一步指出,要看SDGs就必須從聯合國2030議程背後的重要理念出發,其建議各國用系統化的方式來檢視SDGs。而從系統面檢視臺灣,會發現我國在社會基礎需求面上有很多指標名列前矛,但在環境系統面上卻表現得很差,如空氣品質和資源使用。但這些問題不能只看環保署,因其根源往往來自工業與商業活動,而必須向主管機關如經濟部工業局問責。她進一步引述聯合國環境總署《邁向零污染星球》(towards a pollution-free planet)報告,強調SDG 12(永續消費與生活模式)的重要性,並指出永續發展關鍵思維,應從循環經濟開始:用最少的資源去創造更多的價值(Doing more with less),滿足更多的需求。期許未來談的不是環保,而是如聯合國所呼籲實踐循環經濟來達成大幅根本性的變化。

  嚴德芬創辦人則從企業的角度思考,SDGs不只是目標,而是實踐的方法,更是未來的機會。她先從SDGs的前身,也就是MDGs(千禧年發展目標)談起。接著指出「永續」是一個共通的語言,企業要全球接軌、發展新機會,就應該利用SDGs作為共通語言和目標,企業要透過SDGs獲取商機。而SDGs的重要精神,就是共同創造有共識的價值,所以從MDGs到SDGs是從慈善到共創價值的轉換。她進一步指出企業如何進入SDGs以及以香港聖保祿中學、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等案例說明如何涉及SDGs。接著,她從台積電、台哥大等企業的CSR報告中指出一般企業在做CSR好像是在做回饋社會的專案,其實不盡然,而是跟他們未來想要發展的新東西是相關的。然而她也藉由全球報告倡議(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GRI)和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的報告說明臺灣企業談SDGs的比例較國外仍少,以及臺灣的CSR報告中如何談SDGs。她引述報告說明如果沒有企業的加入,SDGs是不可能成功的。

  賴偉傑常務理事接續嚴創辦人的與談,上台前便先提問:「為什麼這些注重SDGs的企業家,怎麼都不能當上工總或商總的頭,促成改變?」。他認同SDGs作為一種共通語言是成功的,但是落實需要政治決心和真實的實踐。他首先從國際另外發展選擇的想像,指出全球在反大型水庫、零廢棄、非核以及人權兩公約的國際經驗分享,成為下個世代的主流,並進而形成國際組織和我國國內的政策。他也分享了我國公民團體和政府參與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的地球高峰會之經驗,以及從國內的研究面向來看,臺灣的資訊並未嚴重落後於國際。真正的問題在於執行。他以2002年地球高峰會議外的國際NGO宣言中「好政府的三個條件」來檢視臺灣政府是否具有這樣的治理能力。他從行政院永續會歷次會議開會的間隔、內容、後續管考、與其它部會之間的協調等面向點出目前的永續發展目標和永續會問題。最終鼓勵政府必須拿出政治決心,串接目標與既有指標;同時在地方和大眾的感知上付諸真正的實踐。

 

  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將其與談主題鎖定在「機制」上,他以「SDGs-臺灣轉型新指南」為題,針對行政院永續會提出的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草案加以剖析。其強調SDGs在研擬初始,即由發展中國家提出,並經過跨國多層次對話程序方加以擬定,並歸納出SDGs具有重新定義進步、各目標間牽一髮動全身的整合關係、強化制度面的改革。他進一步檢視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草案中較具有進步性的承諾,例如推動能源稅、灌排分離、訂定國家層級的資源生產力提升目標,但另一方面也有指標值不具有積極性以及忽略核心目標意義等缺陷,如資源生產力的2020年目標值,已於2016年達成;而在強化公民參與面向上,則僅以join平台(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附議人數為指標。

  他以今日會場所發的臺灣SDGs認識度調查說明,能夠正確回答出SDGs為17項的僅佔27%,而被認定最迫切的SDGs則為第11項永續城市,其次是可負擔能源(7)和氣候行動(13)。而對政府落實SDGs的作為調查中,可以發現透過公共會議、工作坊和利害關係人討論,以及鼓勵企業揭露並協助達成SDGs被認為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作法。在社會行動面,有近6成的人認為應該透過拒絕購買或是特別去購買某些產品的方式進行。在調查結果之後,他指出治理需要鑑別關鍵目標、治理內涵的改革以及社會學習的作法,以國外案例指出可能的改革方向,以及本地如何可能透過社會學習作法來連結民眾的議題感知和創新發想。

  會後座談的問題主要聚焦在如何進行鑑別關鍵目標、企業CSR如何與國家SDGs結合以及如何將創新聚沙成塔。張董事和嚴創辦人都分別提出對關鍵目標的重視,以及如何篩選的建議,趙博士後研究員則回以簡報中所提出的國際方法,並進一步延伸說明SDGs中的關鍵目標,對整體中的其它指標之助益。對於張董事針對企業CSR的提問,嚴創辦人則強調公司如果要成長得好的話,就會需要考量到整個環境;因此,企業在談SDGs的時候,是要從國家層級來思考的。特別是當未來企業透明化、揭露資訊的時候,也要考量到環境和社會成本。賴常務理事則對中小企業林立的臺灣提出擔憂,說明企業的確有外在壓力去跟隨這些規則,但他也促狹地說到臺灣是個有情的社會,政府會去替企業的難處著想,會想要留在保持穩定的過去;也不是有錯,但如果政府也這樣想的話,就可能是整個社會集體互相綁架。

 

  賴常務理事進一步提出社會學習很重要,尤其是很多社會企業都做了有趣的嘗試,但卻沒有被視為未來轉型的關鍵。因此,主持人進一步提問有沒有更豐富的場域來集結這些小的創新,來影響企業和政府。張董事回應應該定錨在全球的創新趨勢中。趙博士後研究員則以很多的新商業模式都在募資平台上成功,來說明民意的支持;他也指出需要社會創新,如預算與SDGs是不是能扣連在一起?以及在設計中融合SDGs的項目等為本場作結。

  

  論壇全文回顧   簡報檔案下載   SDGs永續發展目標問卷意見結果 

  

視訊:超越 14+N-臺灣空污治理展望

 

視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的臺灣新願景

 

相關簡報下載:

場次:超越 14+N-臺灣空污治理展望

場次:SDGs與臺灣前瞻願景- 新想像、新機制、新共識

 

本場次參與者針對SDGs永續發展目標問卷意見結果:
填答人次:67人

風險vlog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