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出版

文章瀏覽點擊數
8353950

【活動回顧】鉅變新視界沙龍-新能源、新經濟到新社會

鉅變新視界電子報編輯室 洪俊智紀錄

 RSPRC salon 0609

  10月29日晚上七點鐘,中心於臺灣大學新社科院大樓,舉行本學期第一場「鉅變新視界」沙龍對談活動,主持人為本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並邀請臺灣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陳發林教授以及臺灣大學政治系林子倫教授一同參與本次沙龍,兩位座談者分別來自不同領域,對談內容從基礎科研到政策期許,討論範圍極為廣泛卻不失焦,由於參與者踴躍地發言,本次座談甚至延長了近半小時才結束,可見臺灣民眾對於能源發展,都有極大的興趣且試圖參與公民社會的問責。

  首先,周桂田教授引言提到,臺灣目前正面臨能源轉型的困境,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比例至2013年底,只佔全部發電比例的5.6%,扣除掉慣常水力發電,只剩2%左右,發展比例在發電量上非常低。從頭思考臺灣社會能源結構,其實整個社會都需要轉變,技術上需要,社會層面亦然。臺灣必須要從效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假設持續抱持著過去的代工思維,隨著經濟與能源的結構邁向低碳經濟,如果沒有提早做準備,產業便會無法創新,整個國家的發展也會陷入停滯的後果。

 

 

  陳發林教授則指出,過去五年間,能源型國家計畫的研究成果顯示,近十年來,社會大眾對能源議題越來越感到憂慮。主要是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遷效應,全球都在談如何減量溫室氣體,像是再生能源發展,許多國家都已經在法律層次上努力,英國和歐盟都有相關的明文法律規定,英國2035年要達到1990年排放標準的20%,代表每人只能排兩噸的溫室氣體,現在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為十二噸,每年數百億英鎊投入到減碳工作,歐盟亦然。有許多商機在裡面,全球收入改變的方向會朝溫室氣體減量的產業移動。

 

 

  回顧臺灣,法律與政治的結構都落後許多,碳稅還在談判階段,尚未可知未來會如何發展,萬一碳稅經過全世界許可,臺灣以電子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都要被計算進碳足跡中,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在電子產品的出口上,勢必會因為碳稅而利潤大減。能源的使用效率應該提升,冷氣換變頻,汽車換油電混合,都能省上一半的能源消耗。臺灣每年花1.6兆進口石化燃料,因為地理位置,需要從中東利用船運送液態石油氣,成本遠遠超過歐洲國家,花費大量預算來進口石化燃料。

  林子倫教授認為,永續能源是現今的發展趨勢,能源創新的關鍵其實需要經濟與社會的共同轉型。第一、產業結構轉型,第二、能源效率提升,第三、發展再生能源。就臺灣目前的產業結構來看,與其等待再生能源的改進,或許可以積極地從提高能源效率做起,再同時間逐步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

 

 

  許多歐洲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模式,都是由小型或社區型開始發展,與當地景觀/文化價值融合,甚至可以帶來觀光收益,增加能源自主性。像是德國的雲德(Juhnde)生質能源村,創造新型生活方式,社區合作的型態可以作為發展的參考,如此的趨勢在歐洲非常盛行,可以增加投資標的,改變傳統的能源生產型態,藉由參與也能促進社區的團結力量(community power)。臺灣也應該建立一個適當的平臺來廣納參與者,而非只是集中式的管制收費,制度創新必然有陣痛期,如何審慎面為能源轉型,才是現在政府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其中一位參與沙龍的民眾,好奇臺灣的能源改進效率還有多少空間?與談者一致認為,臺灣現有的許多工廠、發電廠甚至是使用能源的思維,都過於陳腐老舊,像是臺灣舊式工廠的馬達大多效率偏低,白白浪費許多電力,但是由於臺灣電價便宜,換設備的錢遠遠超過電費,因此誘因不高。在歐盟,住商部門在建築上都有一定的節能環保標準,但臺灣的管制卻相對寬鬆,在節能政策上還可以有更細緻的機制設計,讓人民有誘因來參與。

  會中也有參與的學生提到,臺灣再生能源目前無法當作基載電力,在核電廠準時除役後,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是否有相關的政策分析?林子倫教授便回應,臺灣需要以更創新的想法思考,像是不同的生活型態想像,現在臺灣尚未針對社區型的再生能源提供足夠的誘因,至此公民組織也無法深入在地培力,相關躉購費率設計上,可以鼓勵合作行的小型社區發電型態,鼓勵新型態的創業。

  陳發林教授在會後總結時提到,臺灣是個依賴能源進口的小國,國家能源政策,必需要有長遠且前瞻性的計畫,取代短視近利的能源規劃。林子倫教授強調政府必須將能源政策以整合性思維設計,不能把能源政策簡化為科技的成果,全球減碳的趨勢下,再生能源勢必扮演重要角色,分散式的自主發電/生活型態可以在未來被想像、實踐。

 

活動剪影:


Joomla Gallery makes it better. Balbooa.com

風險vlog

Copyright © 2018.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isk Society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